1. 新郎莅位:新郎立于花轿或仪式入口前,准备启礼。
2. 启轿新人起:司仪唱礼,花轿落地或入场,新人起身。
3. 新郎拱手延请新娘:傧相唱引,新郎拱手延请新娘同行。
4. 新人就位至香案前:在赞礼引导下,新人至堂中供案前行礼位。
5. 奏乐鸣炮:鼓乐齐鸣、礼炮响起,礼成之始。
6. 进香烛:新人(或侍者代)上香、点烛,寓“缥缈、灯烛辉煌”。
7. 俯伏叩首:赞礼唱“跪、献香;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起立复位。
8. 三拜礼成:依次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夫妻对拜。
9. 送入洞房:傧相唱礼,新人携手入洞房。
10. 礼成:赞礼宣告拜堂礼毕,转入宴席或后续仪程。
传统要点与地域差异
角色与唱礼:多设两名傧相分任引赞(引导动作)与通赞(唱礼口令),按口令依次行礼。
场所与供案:拜堂多在正堂/堂屋设供案,前置天地君亲师牌位,后悬祖宗神幔,红烛高烧。
礼制沿革:拜堂又称拜天地,源流可追至北宋以后广行;古制有“先庙见(祖宗)后合卺”,后世多于迎娶当日合礼行之。
地域差异:部分地区行三跪九叩大礼;如雁北大同一带有“新郎拜、新娘不拜”的特殊俗例;亦有地方在入门前行跨火盆、踩瓦片等祛邪纳吉环节。
现代简化与礼仪建议
姿势与流程:现代婚礼多不跪拜,改以三鞠躬(对天地/祖宗、对父母、夫妻相对)简化完成“三拜”要义。
时辰与秩序:多择辰、巳、午等吉时,流程以赞礼口令统一节奏,注意长辈先入座、先受礼。
安全与环保:如用火盆、爆竹等,务必做好消防与疏散;城区可改为电子礼炮、冷焰火等替代。
尊重习俗:兼顾双方家庭与地域礼俗,提前与司仪确认唱礼词与礼序,确保庄重与顺畅。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