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迎财神的来历 初五迎财神有什么讲究

admin

民间对初五成为财神诞辰有两种主要说法:一是唐朝富商王元宝,他靠贩运琉璃发家,富可敌国,其生活习惯(如正月初五拜财神)影响了后世民风;二是北宋宰相蔡京,他因富甲天下被认为“富神降生”,虽后被贬,但民间仍延续对其祭祀,直至宋朝国姓“赵”被用来塑造“赵玄坛”(黑虎玄坛)财神形象,逐渐成为主流。

2. “破五”与“送穷”的节日演变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意为破除初一到初五的诸多禁忌(如不扫地、不动针线)。此时年节氛围渐退,人们通过放鞭炮、打扫卫生送走“穷气”(称“送五穷”,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迎接新一年的好运。而财神作为“财富”的象征,自然成为“破五”仪式的核心,寄托着“辞旧迎新、摆脱贫困”的愿望。

大年初五迎财神的来历 初五迎财神有什么讲究

3. 财神文化的多元融合

中国财神体系涵盖文财神(比干、财帛星君,象征“公正”“招财”)、武财神(赵公明、关羽,赵公明代表“宜利和合”,关羽强调“以义为利”)及五路财神(东西南北中,寓意“出门五路皆可得财”)。这种多元结构融合了儒释道的价值观(如“取之有道”“富而有礼”),反映了民众对“财富”的理性追求。

二、初五迎财神的讲究

1. 迎财神的时间与仪式流程

传统上需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开启大门和窗户,燃香、放鞭炮(从屋内向门外放,象征“轰走晦气”),向财神表达欢迎。部分地区有“抢路头”习俗——提前至初四子夜接财神,认为“早迎早得利”。商家通常会在店内供奉财神像(如赵公明、关羽),供品必备羊头(寓意“吉祥”)、鲤鱼(“鱼”与“余”谐音,象征“年年有余”),并举办“路头酒”,大家畅饮至天亮,期盼财运亨通。

2. 接财神的供品与禁忌

供品需体现“吉祥”与“富足”:羊头象征“顺遂”,鲤鱼象征“有余”,还需准备糕果、香烛、牲醴(如猪肉、鸡肉)等。禁忌方面,不宜动土(避免“破财”)、忌串门(避免将“晦气”带到他人家中)、忌吃藕(藕有孔,象征“漏财”)、忌梳头(认为会“散财”)。这些禁忌多为传统迷信,但本质是民众对“避免损失、增加福气”的心理诉求。

3. “破五”与开市的传统关联

正月初五是商家开市的重要日子。旧时店铺从初一到初四歇业,初五开市象征“重启生意”。商家会提前打扫店铺、挂红布(象征“喜庆”)、放鞭炮(驱邪迎财),有的还会去财神庙“换元宝”(用新元宝替换旧元宝,寓意“财源更新”)。这种习俗体现了民众对“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期盼,也标志着春节假期正式结束,生活回归常态。

你可能想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