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彭祖:华夏长寿文化与烹饪鼻祖
彭祖(篯铿)是徐州之一位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名人,为上古颛顼帝玄孙,受封于彭城(今徐州),建立大彭氏国(徐州建城史的源头)。他不仅是烹饪界的“鼻祖”(首创“雉羹”,即后世“饣它汤”的雏形,被乾隆赐为“天下之一羹”),还是养生文化的先驱(擅长导引气功、饮食调理与房中术),传说活了800余岁(象征长寿的符号)。其文化核心是“福寿双全”,至今仍是徐州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彭祖园、彭祖祠等遗迹仍保留着对他的纪念。
2. 项羽:西楚霸王与楚汉争霸的核心人物
项羽(前232前202)是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亡后,他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徐州),成为徐州历史上唯一称王的帝王。项羽的一生充满传奇: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摧毁秦军主力;鸿门宴上放走刘邦,埋下楚汉之争的隐患;垓下之战兵败,自刎乌江(“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成为千古慨叹)。戏马台(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是其当年“戏马观兵”的遗址,见证了其霸业的辉煌。
3. 刘邦:西汉开国皇帝与“布衣将相”的典范
刘邦(前256前195)是徐州沛县人(“丰生沛养”),中国历史上之一位布衣皇帝(从亭长起步,率丰沛乡党逐鹿中原)。秦亡后,他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刘邦的文化贡献包括:《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成为中国帝王诗歌的经典;首开祭孔先河(经过曲阜用太牢祭祀孔子,提升儒学地位);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奠定汉代四百年基业。歌风台(徐州标志性遗迹)是其吟唱《大风歌》的地方,记录了其衣锦还乡的荣耀。
4. 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之父
刘向(前77前6)是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在天禄阁整理古籍,编撰《别录》(我国之一部系统的图书分类目录),开创了目录学这一学科;其著作《新序》《说苑》收录了大量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还整理了《战国策》《楚辞》等重要典籍,为后世文化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刘向父子的学术成就,使徐州成为汉代儒学与文献学的中心之一。
5. 苏轼:北宋文豪与徐州“文化名片”
苏轼(10371101)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曾任徐州知州(10771079年)。在徐期间,他带领民众抗击洪水(修筑苏堤、黄楼),留下“苏堤”这一水利遗迹;与友人游云龙山,写下《登云龙山》(“岗头寺北多幽绝,古刹钟声度远峰”),山上的“东坡石床”(其饮酒休息的石头)成为著名景点;夜宿燕子楼,梦到关盼盼,写下《永遇乐·明月如霜》(“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成为千古名句。苏轼的诗词、散文与政绩,使徐州成为“文化名城”,其遗迹至今仍吸引着游客。
6. 李可染:中国山水画一代宗师
李可染(19071989)是徐州籍现代美术教育家、中国山水画大师。他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提出“用更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更大的勇气打出来”的艺术理念,借鉴西画的明暗处理,开创了“黑、满、重、亮”的新画风(如《万山红遍》《漓江胜境图》),推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现代转型。李可染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等机构收藏,成为中国现代艺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