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巳山兼丙的基本定义
巳山兼丙是阴宅风水立向中的一种组合,属于二十四山向的兼向(即介于正山与正山之间的中间方向)。其中,“巳山”指南偏东约15度(地支巳位)的正山方向,“兼丙”指从巳山向正南(丙位,180度)偏转一定角度(通常为35度,具体以罗盘测量为准)。这种立向旨在调和巳山与丙位的山水气场,兼顾“龙脉来向”与“朝水去向”的平衡。
二、巳山兼丙的立向合理性
根据风水立向的“可兼不可兼”口诀,“巳丙丁未坤申合”是允许兼立的组合之一。这意味着巳山与丙位之间的气场兼容性较好,不会因兼向而导致“阴阳相冲”或“煞气入穴”。但需注意,兼向的角度需严格遵循罗盘分金度(如三七分、七三分),避免“大空亡”或“小空亡”(如相邻两龙的分界线),否则会导致“财空、人亡、灾祸”等凶象。
三、巳山兼丙的风水吉凶关键
巳山兼丙的吉凶需结合龙脉、砂水、向法三大要素综合判断:
1. 龙脉要求:需选择“来龙长远、不断脉气、凸起突出”的山脉(即“生龙”),且龙脉需贯穿穴场(即“来龙贯穴”)。若龙脉断裂、歪斜或为“死龙”(如石山、草木不生之山),即使立向正确,也无法聚气。
2. 砂水配合:
砂:穴场前方需有“案山”(近山,如低矮山丘)和“朝山”(远山,如高峰),砂形需“端正、秀丽”(如笔架山、文笔峰),忌“歪斜、破碎”(如尖峰、陡崖)。左右两侧的“护砂”(青龙砂、白虎砂)需“环抱有情”,忌“反弓”(如河流或道路呈弧形向外)。
水:需“藏风聚气”,即穴场周围有“界水”(如小溪、河流)环绕,且水势“缓慢、清澈”(忌急流、浑浊)。水的去向需“顺流而出”(忌“反弓水”或“直冲水”),符合“龙水同局”(来龙与来水的五行一致,如龙为金、水来为金)的原则。
3. 向法正确:需避免“阴阳差错”(如用天盘立向而非地盘),且需根据“来水”与“去水”的方向调整立向角度。例如,若来水在巳方、去水在丙方,需采用“巳山兼丙”的立向,以“收山出煞”(生旺山星置于高处、生旺向星置于有水处)。
四、巳山兼丙的注意事项
1. 忌大空亡、小空亡:若立向落在相邻两龙的分界线(如巳山与丙位的分界线),会导致“大空亡”,引发“财空、人亡”等凶事;若落在七十二龙的相邻分界线(如巳山与丙位的“小空亡线”),则会导致“小空亡”,影响后代运势。
2. 忌三煞:巳山(含兼针)的三煞为“申子辰年、月、日、时”(即猴、鼠、龙年/月/日/时),需避开这些时间段进行立向、下葬或修造,否则会引发“凶灾”。
3. 忌阴府:巳山的傍阴府为“乙庚二干”(即天干乙、庚),若日课中出现“乙”或“庚”(尤其是双干全时),需避免使用,否则会影响后代健康与运势。
五、巳山兼丙的优缺点
优点:若立向正确、龙脉砂水配合得当,可“旺丁旺财”(生旺山星主旺丁、生旺向星主旺财),且后代多有“文昌之运”(巳山属火,火主文)。
缺点:若立向错误、龙脉砂水不佳,易引发“财空、人亡”“灾祸频发”等凶事,且后代可能出现“性格偏激”“运势起伏”等问题。
综上,阴宅巳山兼丙的风水效果需结合具体地理环境与立向技巧判断,核心是“龙脉贯穴、砂水配合、向法正确”。若忽视这些要素,即使选择“可兼”的山向,也可能导致凶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