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雾霾来源与危害

admin

雾霾是雾与霾的组合词,是大气污染状态的统称。其中,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关键“元凶”。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可负载重金属(如铅、镉)、化学物质(如 *** 盐、甲醛)及细菌病毒等有毒有害物质,能直接进入人体支气管甚至肺泡,并通过气血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对人体健康造成系统性损害。

二、雾霾的主要来源

雾霾的形成是自然源与人为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为排放是当前雾霾频发的主要原因:

雾霾-雾霾来源与危害

1. 自然源: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海盐等。这些自然过程产生的颗粒物是大气中固有的悬浮物质,但在静稳天气下可能加重雾霾。

2. 人为源:

直接排放(一次颗粒物):来自燃煤烟尘、工业粉尘、机动车尾气、建筑及道路扬尘、焚烧秸秆等。例如,工业生产中的燃煤锅炉排放大量烟尘,机动车尾气中的碳黑粒子是PM2.5的重要来源。

二次生成(二次颗粒物):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而成。例如,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 *** 盐,氮氧化物与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这些二次颗粒物是PM2.5的主要组成部分。

三、雾霾对健康的危害

雾霾对健康的危害具有急性与慢性并存、直接与间接兼具的特点,尤其对易感人群(儿童、老年人、心肺疾病患者)影响更大:

1. 呼吸系统损害:PM2.5等颗粒物可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引起急性鼻炎、急性支气管炎;加重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慢性病患者病情;长期暴露可诱发肺癌。

2. 心血管系统损害:雾霾中的污染物会阻碍血液循环,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变异性改变,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研究显示,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0.5%。

3. 免疫与传染风险:雾霾会减弱近地层紫外线辐射,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如流感病毒、结核杆菌)活性增强,增加传染病传播风险;长期暴露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如唾液溶菌酶、分泌型IgA含量下降),使人更易感染疾病。

4. 心理健康影响:持续雾霾天气会导致光线减弱、气压降低,容易引发沉闷、压抑、悲观等不良情绪,甚至加剧心理抑郁状态。

5. 其他间接危害:雾霾导致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减少,可能引起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长期暴露还可能与低出生体重、早产等不良出生结局有关。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