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霜降始霜” 霜降的农事安排有什么

admin

“霜降始霜”是黄河流域反映秋季气候变化的传统农谚,核心内涵是霜降节气前后,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初霜(秋季之一次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该区域气温降至0℃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植物表面凝结成细微冰针或六角形霜花,标志着天气进一步转冷,进入秋冬过渡阶段。

需要明确的是,“霜降”并非直接等同于“降霜”,前者强调天气趋冷的阶段性特征,后者是水汽凝结的具体现象。我国地域辽阔,初霜分布差异显著: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等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初霜可能早在8月底就已出现;而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因热量充足,初霜往往延迟至隆冬时节;西双版纳、海南等热带地区则全年无霜。

霜降的农事安排

什么是霜降始霜” 霜降的农事安排有什么

霜降是秋季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北方以“收”为主,南方兼顾“收”与“种”,同时需防范霜冻对作物的危害,具体安排如下:

北方地区:秋收扫尾与作物防寒

1. 秋收收尾: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秋收后期,需及时收割耐寒性较差的作物(如棉花、晚稻),拔除棉秸并耕翻整地,以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此时大葱需尽快采收,避免因低温空心。

2. 大白菜管理:华北地区大白菜进入生长后期,需加强肥水管理(如追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确保霜降后顺利收获。

3. 设施作物防护:大棚内的番茄、黄瓜、茄子等喜温作物,需覆盖保温被、加盖草帘,保持棚内温度在10℃以上;同时注意通风降湿,预防灰霉病、霜霉病等病害。

南方地区:“三秋”大忙与秋冬种

1. 秋收:单季杂交稻、晚稻进入成熟期,需及时收割,避免因雀害或落粒造成损失;红薯需适时挖收(“霜降一过百草枯,薯类收藏莫迟误”),防止遭受早霜冻害,影响贮藏品质。

2. 秋种:抓紧播种冬小麦(“霜降配种清明乳”)、栽种早茬油菜,确保作物在冬季来临前形成壮苗;同时清理田间秸秆,深翻土壤,消灭越冬虫卵和病菌。

3. 经济作物管理:茶园需结合深耕重施基肥(如饼肥、农家肥),并进行轻修剪、清理园地和药剂封园(如石硫合剂),减少来年病虫害;果园需适时采收中晚熟猕猴桃(如金艳、金魁),防治溃疡病、褐斑病,保护秋叶。

畜牧与水产:抓膘越冬与成品上市

1. 畜牧:继续做好秋季防疫工作(如接种疫苗),预防畜禽流感等疾病;加强牲畜抓膘,储备足够的草料,确保安全越冬。

2. 水产:霜降后,水产动物逐渐进入冬眠期,成品鱼需逐步捕捞上市;跨年度养殖的鱼类需减少投喂量,加深池水(保持1.5米以上),保持水温稳定。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