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秋分的习俗有哪些

admin

1. 祭月(夕月)

秋分虽已过中秋,但温州仍保留“祭月”(又称“夕月”)的传统。据《太常记》记载:“秋分祭夜明于夕月坛”,“夜明”指月亮。古人认为秋分时节月亮处于圆缺交替之际,举行祭月仪式可期盼月光重圆。此活动最初在宫廷进行,后逐渐流传至民间,成为秋分的重要习俗之一。

2. 竖蛋

温州秋分的习俗有哪些

“竖蛋”是温州秋分经典的民间游戏。人们会挑选一枚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尝试将其轻轻竖立在桌面上。这一习俗不仅寄托着对生命与生育的崇敬,也被视为测验当日出门运气的趣味方式,民间素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3. 赠画(秋牛图/年画)

秋分期间,温州乡村流行赠送《秋牛图》或年画的习俗。人们用红纸或黄纸印制全年农历节气表,或绘制农夫牵牛耕田的图样,赠予亲朋好友。更有“秋官”(民间善说能唱者)挨家挨户上门赠画,结合秋耕场景说吉祥话,如提醒“秋耕莫误农时”,主人欢欣之余会给予钱物作为答谢。

4. 分家

过去温州兄弟众多的家庭,儿子成家立业后需自立门户。父母多选择秋分这一蕴含“秋收成果各自平分”寓意的日子,请舅舅主持分家仪式。这一习俗既体现了对家族财产分配的重视,也借助节气寓意祈求兄弟分家后各自顺遂。

5. 吃秋菜(地域特色)

温州部分区域(如三垟湿地周边)有秋分吃“秋菜”的习俗。“秋菜”多为当季新鲜蔬菜(如菱角、板栗等),其中三垟湿地的“黄菱”(两角菱)尤为知名:形似牛角,皮脆肉糯,幼嫩时可生食,老熟后可加工成菱粉或菱叶做青饲料。秋分前后是黄菱“之一水”采摘期,农家会将其与鱼片同煮成“秋汤”,寓意“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平安”。

6. 农事与饮食谚语

温州民间流传着诸多与秋分相关的农事谚语,如“秋分秋分,日夜平分”(描述昼夜等长)、“秋分有雨来年丰”(认为秋分降雨对来年农作物生长有利)、“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指导麦类作物播种时机)。这些谚语是老一辈的气候与农耕经验,至今仍被提及。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