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的出嫁都有哪些风俗

admin

嫁妆是女方出嫁的核心准备,传统上讲究“成双成对”,既体现女方家庭的心意,也为新人婚后生活奠定基础。常见内容包括:生活用品(红桶/子孙桶,寓意多子多孙;红色喜盆,内置红枣、花生、桂圆、莲子“早生贵子”;糖罐子,象征夫妻恩爱;厨房用具如电饭锅、热水瓶等,满足日常需求);床上用品(“四铺四盖”或更多,如四季被子、鸳鸯枕头、绣花床单,数量多为双数,寓意“好事成双”);压箱钱(女方父母在陪嫁箱中放置现金,通常藏于箱角或中央,用锁锁好,寓意“私财”与“体己”,保障新娘婚后生活便利);妈妈传承的嫁妆(如妈妈当年的定妆盒、玉镯、爸爸送的定情信物等,承载家族对婚姻的美好期待)。新娘婚前12天需进行开脸(用红线绞去脸上汗毛,象征“褪去稚气”),部分地区还有搬谷豆(撒谷子、豆子或草,寓意“避邪”“早生贵子”)的习俗。

二、出嫁当日:仪式与禁忌

1. 哭嫁:传统中新娘需“哭别”亲人,内容包括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如“娘的恩情说不完,一教女儿学煮饭,二教女儿学结麻”)、不舍亲友(如“做了太阳做月光,白天起早晚上忙”),哭声越悲越显孝顺。现代哭嫁多为象征性,表达对娘家的惜别。

女的出嫁都有哪些风俗

2. 上轿/上车习俗:新娘出嫁时脚不沾地,传统由兄弟或新郎背至婚车/花轿,现代多由父亲牵手交给新郎,再由新郎牵至车上。部分地区要求新娘头顶红伞(象征“开枝散叶”“遮风挡煞”),避免头顶见阳光。

3. 送嫁与陪嫁:女方需派近亲男童(如胞弟)“押嫁妆”(保管嫁妆钥匙,现代多为陪同),送嫁人员、车辆需为双数,嫁妆车辆系红绸(象征“吉庆”)。送嫁时忌孕妇、寡妇或婚姻不幸者参与,部分地区需避开新人属相相克者。

4. 忌讳:新娘出门时不能踏门槛(视为“不吉利”),需抬脚跨过;婚礼前一天男女两家大人不宜见面(避免“冲喜”);结婚当天不能留宿娘家(象征“组建新家庭”);新娘与新郎不宜说“再见”(避免“分离”之意)。

三、婚后回门:礼节与团聚

婚后第三天(部分地区为之一天),新娘与新郎需回门(回新娘娘家),流程包括:谒祖(向娘家祖先行跪拜礼,象征“融入夫家”);拜见长辈(向父母、叔伯、姑姨等行礼,长辈给“见面礼”);回门宴(娘家设宴招待新人,部分地区需当天返回,避免在娘家过夜,因“新房一个月不能离人”,防止老鼠咬坏家什)。

四、现代变迁:从传统到个性

当代出嫁习俗逐渐简化,更注重情感表达与个性选择。例如:部分地区取消“哭嫁”,改为“感恩致辞”;嫁妆从“实物”转向“实用物品”(如家电、旅行基金);迎亲方式从“花轿”变为“婚车”,甚至出现“公交车婚礼”“自行车婚礼”等简约形式,强调“幸福本质”而非“物质攀比”。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