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是哪年开始的?

admin

中国植树节的确立与演变,与近代以来的林业发展、伟人倡导及法制建设密切相关,其核心时间节点如下:

1. 近代植树节的初步设立(1915年)

1915年,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北洋正式将清明节定为中国的植树节。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法定形式推动全民植树,改变当时中国森林资源匮乏的状况。孙中山作为近代中国最早重视林业建设的先驱,其“植树造林、改造国家”的思想为植树节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植树节是哪年开始的?

2. 植树节与孙中山的关联(1928年)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1928年国民作出决定:将植树节从传统的清明节改为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这一调整不仅延续了植树造林的主题,更赋予了植树节缅怀伟人、传承其林业思想的重要意义。

3. 新中国植树节的正式确立(1979年)

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此次确立标志着植树节成为新中国的一项法定节日,旨在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加快国土绿化进程。

4. 法制保障的强化(1984年、2020年)

1984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明确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将植树造林纳入法制轨道。2020年7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再次确认3月12日为植树节,进一步巩固了其法定地位。

植树节的发展历程,不仅是林业建设的推动器,更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从近代的倡议到新中国的法定节日,植树节始终承载着“绿化祖国、改善生态”的初心,成为全民参与绿色发展的重要契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