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你的话唠程度有多深

admin

话唠程度往往与表达欲、社交习惯及性格相关,以下通过经典测试帮你了解自己的“话痨等级”。

测试一:基础问答式测试

步骤:根据自身情况回答以下10个问题,最终跳转至对应答案解析。

测你的话唠程度有多深

1. 你是一个爱面子的人吗?

→ 是→3;不是→4;不知道→2

2. 你喜欢的水果?

→ 香蕉→4;樱桃→5;西瓜→3

3. 你喜欢的风景?

→ 海边→6;沙漠→5;山崖→4

4. 你最喜欢的品格?

→ 诚实→6;善良→7;勇敢→5

5. 你觉得自己富有思想吗?

→ 是的→8;不是→9;不清楚→7

6. 你有很好的口才?

→ 不是→7;是→8;不清楚→10

7. 你喜欢写作吗?

→ 喜欢→8;不喜欢→10;还好→9

8. 你是性格外向的人?

→ 是→10;不是→C;一般→9

9. 你热爱分析问题?

→ 不清楚→10;是的→B;不是→D

10. 你最能接受的工作是?

→ 记者→C;推销→A;公务员→B

答案解析:

A选项:话痨深度100m。你喜欢表达且有丰富思想支撑,认为说话能促进关系,仅对不喜欢的人惜字如金。

B选项:话痨深度80m。你享受主导话题,会掂量说话分寸,避免无关紧要的内容。

C选项:话痨深度60m。你是“话题引导者”,更愿倾听并添加趣味,亲密朋友会觉得你健谈但不烦。

D选项:话痨深度40m。你倾向于独处,认为说话会增加大脑负担,谨言慎行是风格。

测试二:场景代入式测试

步骤:想象以下场景,选择更符合自己反应的选项,对应结果反映话唠倾向。

场景1:独自坐火车,你喜欢和旁边的陌生人聊天吗?

→ 很喜欢,这是坐火车更好的消遣→跳转至场景2

→ 一般,如果别人不主动搭讪,我不会开口→跳转至场景3

→ 不喜欢,别人主动和我说话我也不太搭理→跳转至场景4

场景2:假设你错怪了朋友,弄相后必须道歉,你会?

→ 直接跑去当面道歉,哪怕对方一开始不愿意搭理→跳转至场景4

→ 用短信、邮件或写信道歉,避免面对面→跳转至场景5

→ 请花店送花或小礼物,附上道歉卡→跳转至场景3

(后续场景及解析因篇幅限制简化,完整版可参考原测试)

结果参考:

超级话痨:只要有你在,绝不会有冷场,生性活泼但需注意“休息一下”,避免过度倾诉。

倾诉狂:仅在信任的人面前倾诉,可能因缺乏安全感而依赖表达,建议减少重复,避免负面情绪加倍。

普通话多型:是社交主力,但会把握分寸,偶尔让别人当主角会更受欢迎。

语言封闭型:不爱说话,可能因内向或戒心,建议尝试向陌生人倾诉,减轻情绪负担。

测试三:排序式深度测试

步骤:假设为三岁孩子选幼儿园(不考虑金钱),对以下选项按“头疼程度”排序(最头疼的排之一)。

选项:A. 私立双语幼儿园;B. 私立艺术幼儿园;C. 国家公立正规幼儿园

结果解析:

选A(1A—2B—3C):有“倾诉强迫症”,心里放不下事,会叽叽喳喳向朋友讲述烦恼。

选B(1A—2C—3B):很少说心事,仅对合适的人倾诉,善解人意,不会强迫他人为你“树洞”。

选C(1B—2A—3C):头脑简单、直接,讲话像“竹筒倒豆子”,可能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显得话多。

选D(1B—2C—3A):仅在开心时倾诉,想分享幸福,麻烦事则藏在心里。

选E(1C—2B—3A):受委屈时会忍不住倾诉,认为是“变相求助”,但可能让朋友觉得麻烦。

选F(1C—2A—3B):话多到周围人受不了,吃饭、逛街都在讲,涵盖过去与现在的各种事。

这些测试通过不同维度(思维习惯、社交场景、行为偏好)评估话唠程度,结果仅供参考,可作为了解自己沟通风格的参考。适度表达能促进关系,但过度倾诉可能会让他人产生压力,学会把握分寸是关键。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