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是左右结构的形声字,部首为“犭”(反犬旁),拼音为hóu,本义指猴子,引申为机灵、淘气等义。其书写需遵循“左窄右宽、顶部左低右高、底部齐平”的整体布局。
一、笔画顺序(共12画)
具体笔顺:撇、弯钩、撇(反犬旁)→ 撇、竖、横折、横、撇、横、横、撇、捺(右部“侯”)。
步骤分解:
1. 先写左部反犬旁:首撇斜切起笔,弯钩弧度适中,第二撇从弯钩中部偏上带出;
2. 再写右部“侯”:撇画高扬,竖画左斜,横折横画短促,下横抗肩,竖撇弯而有力,最后点笔重心下坠。
二、书写要点
1. 结构比例:左部“犭”占整个字的1/3宽度,右部“侯”占2/3,整体左窄右宽。
2. 反犬旁技巧:首撇宜短,弯钩不要过大,第二撇需从弯钩中部偏上起笔,保持“羊角势”(两撇与弯钩形成对称)。
3. 右部“侯”的细节:
撇画:起笔高扬,角度稍立,与左部撇画形成呼应;
竖画:虚接撇画,位置靠下,稍左斜,收笔为垂露(避免悬针);
横折:横画一带而过,折角处顿笔,撇画与左部撇画方向不同;
底部:两横上短下长,间距均匀,竖撇从第二横起笔,捺画向右下伸展,压住整字重心。
三、不同字体的“猴”字写法
1. 甲骨文:“猴”同“夒”(传说中的长臂猿),为独体象形字,字形侧视猴子形态,突出其蜷曲的身体和长尾,部分甲骨文缀加“止”(趾)强调其好动的特性。
2. 规范字/楷书:遵循上述笔画与结构,笔画规整,结构严谨,如“犭”瘦劲,“侯”方正。
3. 行书:笔画连带,反犬旁的弯钩简化为弧线,右部“侯”的撇捺舒展,整体流畅自然(如书法作品中的“猴”字多采用行书笔意)。
你可能想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