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脸皮”通常指不在乎他人评价、坚持自我或为达目的不计较面子的行为,但不同场景中“厚”的程度和性质差异较大,以下是几类典型例子:
1. 文学/影视中的经典“厚脸皮”角色
三国演义:糜芳
糜芳作为刘备的大舅哥,负责保护刘备家小,却在长坂坡一战中把妹妹和阿斗弄丢,反而诬陷赵云投敌;后来守南郡时喝酒误事、烧毁粮草,导致关羽覆败。更过分的是,他叛变投吴后,面对虞翻的两次辱骂(让其“回避将军船”“不该关门时关门”),虽惭愧但仍厚着脸皮留在东吴,甚至为孙权冲锋陷阵。其“厚脸皮”表现为毫无羞耻心地推卸责任、背叛主公。
水浒传:宋江
宋江被称为“披着忠孝外衣的厚黑大王”,其“厚脸皮”的核心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跪过秦明、宿太尉、卢俊义等44次(包括逃命时跪地求饶);为拉秦明入伙,派人冒充秦明杀害无辜百姓,导致秦明全家被官府杀害;唆使李逵烧烤黄文炳人肉,开创梁山聚众吃人的风尚。其“厚”在于表面仁义、内心狠毒,用“忠孝”掩饰自私。
熊出没:光头强
光头强的“厚脸皮”更偏向生活中的执着与厚脸皮:为了砍树或赚钱,经常缠着李老板要工资(即使李老板拖欠);帮赵琳找老虎时丢了工作,却仍跟着赵琳冒险,即使赵琳不听他的话制造麻烦也不计较;被大舌头怂恿背叛纳雅时,明知危险仍跟着去。其“厚”是普通人为生活妥协的可爱,虽讨厌但真实。
2. 生活中的“厚脸皮”表现
职场中的“厚脸皮”同事
比如同事小五,在工会活动中说王经理的家事,即使王经理在场也不停止,反而越说越起劲。这种“厚”是对他人言语“迟钝”,不在乎他人看法,看似没礼貌,实则避免了不必要的争执。
同学中的“厚脸皮”李明
班里的“厚脸皮”李明,数学课上解应用题时卡壳,会主动凑到老师跟前问“老师,您能不能再给我讲讲之一步?”;运动会接力赛掉棒后,即使班级垫底,也会叉着腰笑着说“没事儿!下次我们练熟点,肯定能赢!”这种“厚”是不放弃、乐观,用积极态度面对失败。
3. “厚脸皮”的不同层次
根据“厚”的程度,可分为三类:
初级:脸皮像城墙,明显但易被戳穿(如主动求人帮忙时的尴尬);
中等:脸皮厚且硬,看似可信但易被利用(如某些“老好人”表面热情,实则为自己谋利);
顶尖:脸皮厚得无形,用“德行”掩盖自私(如某些成功人士,为达目的牺牲他人利益,却被颂扬“坚韧”)。
“厚脸皮”并非完全贬义,关键看行为的动机和后果:若为正义(如坚持真理)、为生活(如努力生存)或为乐观(如面对挫折),这种“厚”是可贵的;若为自私、背叛或伤害他人,则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