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最广泛流传的起源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却遭贵族子兰等人谗言陷害,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离骚》《天问》等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不忍舍弃祖国,于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自尽。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凭吊。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为防江中鱼虾啃食屈原身体,人们还将粽子投入江中。此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逐渐成为纪念屈原的传统,承载着对他的怀念与敬仰。
二、赛龙舟的其他起源传说
除纪念屈原外,不同地区还有其他起源说法:
纪念伍子胥:吴国百姓为纪念被吴王夫差冤杀的忠臣伍子胥,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竞渡(吴地旧习);
纪念曹娥:浙江地区传说曹娥为寻找投江自尽的父亲,沿江哭寻十七日后投江殉父,百姓划龙舟纪念她(兼有纪念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祭祀龙神/水神:古代先民为祈求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远离水患,通过划龙舟祭祀龙神或水神(源于先秦祭仪);
民族英雄纪念:贵州苗族“龙船节”纪念带领族人繁衍的始祖盘瓠;云南傣族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三、赛龙舟的寓意与象征
1. 纪念与缅怀:作为端午节的核心习俗,赛龙舟是对屈原等历史人物的纪念,传递着对爱国、正直品质的推崇,以及对先人的缅怀之情。
2. 祈福与辟邪:传统观念中,龙舟竞渡有驱瘟辟邪、祈求平安的作用。竞渡前多有祭祀仪式(如祭龙头、请龙神),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远离灾异。
3. 团结与协作:赛龙舟需要桡手们齐心协力划桨,鼓手指挥节奏,舵手把控方向,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象征着中华儿女凝心聚力的民族品格。
4. 进取与拼搏:竞渡过程中,桡手们奋勇向前、你追我赶,展现了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民族精神。
5. 文化传承:赛龙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统,通过代代相传,延续着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