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白露节气一般气温多少度

admin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令。其名称源于此时气温下降导致的气象现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即随着昼夜温差加大,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水滴,附着在花草树木的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晶莹状,故得名“白露”。

从物候特征看,白露是鸟类对气候变化的直观响应。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鸿雁等候鸟自北向南迁徙避寒)、“二候玄鸟归”(燕子等南方鸟类返回越冬地)、“三候群鸟养羞”(百鸟开始储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这些现象均标志着秋季正式来临。

二、白露节气的一般气温特点

白露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白露节气一般气温多少度

1. 昼夜温差极大: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更大的节气之一,多数地区昼夜温差可达8℃至16℃,部分地区甚至超过20℃(如黑龙江牡丹江19812010年白露期间平均更高温29.6℃,更低温4.2℃,温差达25℃)。民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生动描述了此时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特点。

2. 整体气温范围:进入白露后,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从夏季的炎热逐渐转为凉爽。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平均气温在10℃以上;长江以南地区因受海洋影响,平均气温维持在20~25℃(仍较为舒适,但早晚需添衣);华北、西北、东北等北方地区平均气温约15℃左右,早晚已能感受到明显的秋凉。

3. 气温变化趋势:白露时节,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取代,冷空气南下频率增加,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导致日照时间缩短、强度减弱,夜间地面辐射散热加快,因此气温呈持续下降趋势。南方地区虽仍有高温残留,但早晚温差显著;北方地区则已进入“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秋季模式。

你可能想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