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缝合(又称“8字缝合”)是一种常用于深部组织(如肌肉、筋膜)或张力较大伤口的缝合方式,其拆线流程与普通间断缝合类似,但需特别注意线结隐藏、伤口保护等问题,以下是具体操作指南:
一、拆线前准备
1. 工具准备:需准备无菌拆线剪(或锋利的一次性剪刀)、无菌镊子(用于夹持线头)、75%酒精棉球/纱布(消毒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一次性手套(可选但推荐)。
2. 环境与自身准备:拆线需在清洁、光线充足的环境中进行(如医院换药室或家中通风处);操作前用肥皂+流动水彻底洗手,或用75%酒精棉球擦拭双手;佩戴一次性手套可降低感染风险。
3. 伤口评估:确认伤口已完全愈合(无红肿、渗液、疼痛加剧、裂开等情况),且达到医生建议的拆线时间(通常头面部57天、躯干部79天、四肢1012天,具体以医嘱为准)。
二、八字缝合拆线具体步骤
1. 消毒伤口:用75%酒精棉球从伤口中心向外环形擦拭,消毒范围超过伤口边缘23cm,去除伤口表面的血痂、分泌物等异物(注意避免酒精流入伤口引起刺痛)。
2. 定位线结:八字缝合的线结通常位于伤口一侧(如肌肉层或皮下深层),需轻轻触摸或用镊子探查,找到线头的准确位置(若线头陷入皮内,可用镊子尖端轻轻挑起,避免强行拉扯导致皮肤破损)。
3. 剪断与抽线:用无菌镊子夹住线结表面的皮肤,固定线结;用拆线剪紧贴皮肤表面(或线结上方12mm处),平行于皮肤剪断缝线;然后用镊子夹住线结,缓慢、轻柔地向线结靠近皮肤的一侧牵拉,将缝线完整抽出(若缝线较长,可分段剪断、抽拉,减少对组织的牵拉)。
4. 重复操作:按照上述步骤,依次拆除所有八字缝合的缝线(通常八字缝合需多针固定,需逐一处理)。
5. 清理与覆盖:拆线完成后,再次用75%酒精棉球擦拭伤口周围皮肤,去除残留的线头或消毒液;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伤口,保持伤口清洁(若伤口较小、无渗液,也可不覆盖,但需避免摩擦)。
三、拆线后的注意事项
1. 保持伤口干燥:拆线后24小时内避免伤口沾水(如洗澡需用防水敷料覆盖),防止感染;若伤口不慎沾水,需立即用干毛巾吸干,并用碘伏消毒。
2. 避免 *** 伤口:拆线后12周内,避免伤口受到摩擦、挤压、剧烈运动或紫外线照射(紫外线会导致伤口色素沉着,影响美观);若需外出,可在伤口处涂抹温和的防晒霜(SPF≥30)。
3. 观察伤口变化:拆线后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疼痛加剧、裂开或化脓等情况(如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警惕伤口感染)。
4. 饮食调理:拆线后可适当增加蛋白质(如瘦肉、鸡蛋、牛奶)、维生素(如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促进伤口进一步修复;避免食用辛辣、 *** 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减少对伤口的 *** 。
提示:八字缝合的线结通常较隐蔽,若自行拆线困难(如线结难以触及、伤口位置较深),建议前往医院或诊所,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伤口二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