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按时间顺序排列,立秋为秋季的之一个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标志着孟秋时节的开始;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一般在8月23日前后),意为“炎热离开”,是暑热逐渐消退、天气转凉的过渡阶段。两者紧密衔接,共同完成了从夏到秋的季节转换。
描写处暑的优美诗句
处暑时节,暑气渐消、秋凉初起,文人墨客多以“凉风”“落叶”“新秋”等意象捕捉时节韵味,以下是经典诗句:
1. 《早秋曲江感怀》——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诗句以“暑云散”“凉风起”开篇,直点处暑时节的典型特征;后两句描绘池中荷花结籽的景象,暗示秋意已悄然渗透,画面清新自然,充满岁月流转的感慨。
2. 《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唐·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诗中“鹰祭鸟”是处暑三候之一(鹰感秋气而捕鸟祭祀),“白藏”指代秋季,后两句以“叶下”“天高”烘托秋日的辽阔与静谧,传递出万物顺应天时的从容。
3. 《处暑后风雨》——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诗人用“疾风驱急雨”写尽处暑时节的天气突变,“残暑扫除空”则强调暑气被一扫而空的畅快,后两句感慨炎凉交替之快,生动传神。
4. 《长江二首·其一》——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新凉直万金”以夸张手法突出处暑新凉的珍贵,后两句将人生世事与自然禅意结合,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淡然,也有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5.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宋·王之道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诗句写处暑后降雨滋润高原农田的景象,“焦槁免无泥”生动表现了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体现了农民对丰收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