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八字(又称四柱八字)是中国传统命理学的核心概念,由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个时间单位的天干地支组合而成(每柱1天干+1地支,共8字)。要算出生辰八字,需按以下步骤依次确定年柱、月柱、日柱、时柱:
一、之一步:确定年柱(出生年的天干地支)
年柱是八字的基础,由出生年份的天干(10个循环)和地支(12个循环)组合而成。
1. 天干计算:将公历年份除以10,取余数对应天干(余数0对应“庚”,1对应“辛”,2对应“壬”,3对应“癸”,4对应“甲”,5对应“乙”,6对应“丙”,7对应“丁”,8对应“戊”,9对应“己”)。
例:2024年÷10=202余4→天干为“甲”;1990年÷10=199余0→天干为“庚”。
2. 地支计算:将公历年份除以12,取余数对应地支(余数0对应“猴”(申),1对应“鸡”(酉),2对应“狗”(戌),3对应“猪”(亥),4对应“鼠”(子),5对应“牛”(丑),6对应“虎”(寅),7对应“兔”(卯),8对应“龙”(辰),9对应“蛇”(巳),10对应“马”(午),11对应“羊”(未))。
例:2024年÷12=168余8→地支为“辰”;1990年÷12=165余10→地支为“申”。
3. 组合年柱:将天干与地支按顺序组合,如2024年为“甲辰年”,1990年为“庚申年”。
二、第二步:确定月柱(出生月的天干地支)
月柱由出生月份的地支(固定对应)和天干(由当年年干推算)组成。
1. 地支确定:农历月份与地支的对应关系固定,正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为“午”、六月为“未”、七月为“申”、八月为“酉”、九月为“戌”、十月为“亥”、十一月为“子”、十二月为“丑”。
注:月柱的地支以交节日为界(如正月从立春到惊蛰),而非农历初一。
2. 天干计算:通过“年干定月干”的口诀推算,口诀为:“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寅顺水流。若问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例:2024年(甲辰年,年干“甲”)→正月天干为“丙”→月柱为“丙寅”;1990年(庚申年,年干“庚”)→正月天干为“戊”→月柱为“戊寅”。
三、第三步:确定日柱(出生日的天干地支)
日柱是出生日的干支标识,由于干支纪日每60天循环一次,无法通过简单公式计算,需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1. 万年历查询:最准确的 *** ,可通过纸质万年历或在线工具(如“元亨利贞网”“问真八字”APP)输入公历/农历日期,直接获取日柱。
2. 高氏日柱公式(进阶):若需手动计算,可使用高氏日柱公式(适用于19002100年),但计算过程较复杂(需将日期转换为“世纪数”“年积日”等参数),不建议新手使用。
四、第四步:确定时柱(出生时的天干地支)
时柱由出生时辰的地支(固定对应)和天干(由当日日干推算)组成。
1. 地支确定:古代将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2小时1个),对应关系为:23:001:00为“子”、1:003:00为“丑”、3:005:00为“寅”、5:007:00为“卯”、7:009:00为“辰”、9:0011:00为“巳”、11:0013:00为“午”、13:0015:00为“未”、15:0017:00为“申”、17:0019:00为“酉”、19:0021:00为“戌”、21:0023:00为“亥”。
注:时辰以子时为界划分(如23:001:00为子时,而非0:00),需注意跨日期的时辰归属。
2. 天干计算:通过“日干定时辰干”的口诀推算,口诀为:“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例:2024年12月20日(戊午日,日干“戊”)→子时天干为“壬”→时柱为“壬子”;若日干为“甲”(如甲辰日),则子时天干为“甲”→时柱为“甲子”。
五、组合八字
将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按顺序排列,即为完整的生辰八字。
例1:2024年12月20日(农历十一月廿)6:30出生(公历)→年柱“甲辰”、月柱“丙子”、日柱“戊午”、时柱“乙卯”→八字为“甲辰 丙子 戊午 乙卯”。
例2:1990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一)12:00出生(公历)→年柱“庚申”、月柱“寅”(正月)、日柱“寅”(15日)、时柱“午”(中午12点)→八字为“庚申 寅 寅 午”。
注意事项
1. 时间准确性:需使用农历(阴历)生日,若只知道公历,需通过万年历转换为农历;同时需确认出生地的真太阳时(如出生在新疆,当地实际时间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需调整时辰)。
2. 工具使用:手动计算年、月柱可行,但日柱、时柱建议通过在线排盘工具(如“元亨利贞网”“问真八字”APP)获取,避免手动计算的误差。
3. 命理参考:生辰八字是传统命理学的工具,仅供参考,不能完全决定命运,个人的努力与环境因素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