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迎春祈福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传统上有迎春仪式,如古代官府会率文武百官到东郊迎岁,祭祀春神句芒(主管农事的草木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间则有“打春牛”习俗,用泥土或纸制成春牛,鞭打后争抢“牛土”或“牛纸”,寓意催促农耕、祈求田地肥沃;还有“贴春”习俗,在门窗贴“迎春”“宜春”字样或悬挂春幡、燕子剪纸,表达对新年的期盼。
2. 饮食习俗
立春饮食以“咬春”“迎春”为核心,常见食物有春饼、春卷、萝卜、五辛盘(葱、蒜、韭菜等辛辣蔬菜)。春饼卷时令蔬菜象征“咬住春天生机”,萝卜寓意“彩头”和“解春困”,五辛盘则能驱寒助阳、激发活力;部分地区还有“饮春茶”习俗,用新茶搭配枸杞、红枣等,寓意养生迎春。
3. 养生调理
立春是阳气初生的时节,养生需顺应“升发”原则:一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耗损元气,以适应阳气升发;二是食辛温食物,如韭菜、葱、姜等,助阳气生发,但忌过度进补;三是避风护头,春季寒气未尽,需注意防风,尤其护住头部和颈部;四是抑怒养肝,春季肝气旺盛,需保持心情平和,避免动怒伤肝。
4. 避晦迎新
立春被视为“气场交替”之日,传统习俗中有“躲春”一说,部分属相(如当年冲太岁者)需在交节时刻或独处,避免外出与人争执,以避开“冲克”;还有“戴红绳”习俗,孩童或体弱者佩戴红绳,寓意辟邪纳吉;部分地区会举行“祭祖”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敬意,祈求家族安康。
立春的忌讳
1. 行为禁忌
忌吵架/口出污秽:立春是新年开始,需保持和谐氛围,吵架或口出污秽被认为会破坏全年运势;
忌动土/搬迁:传统认为立春是天地能量交接之时,动土、搬迁会扰动气场,影响家庭稳定;
忌理发:古人将“发”比作“人身之草木”,立春时草木萌动,理发被认为会损伤新生之气,影响运势;
忌看病:旧俗认为立春看病会“触霉头”,预示全年健康不佳,此习俗多为祈求平安的心理;
忌赖床/过早脱厚衣:赖床被视为懒惰,影响新一年积极进取的运势;过早脱厚衣易受寒,不利于适应春季气候变化。
2. 饮食禁忌
忌生冷/寒凉食物:春季阳气初生,生冷食物会损伤脾胃,需多吃温热食物(如姜汤、羊肉)帮助身体适应;
忌过度饮酒:饮酒需适量,避免醉酒失态,以免招致霉运。
3. 其他禁忌
忌哭泣/动怒:哭泣被认为会吸引灾气,动怒则破坏和谐氛围,影响人际关系和运势;
忌在田里行走:立春后作物开始返青,踩踏易损伤庄稼,影响收成;
忌洗澡/洗衣:部分地区认为洗澡会外泄阳气,洗衣会带走财运福气,需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