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婚登记数量变化:从峰值回落,创历史新低
19872013年,全国结婚登记数呈波动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历史峰值1346.9万对(粗结婚率9.9‰)。2014年起,结婚人数持续下滑,2023年受疫情后“补偿性结婚潮”短暂回升至768万对,2024年再度大幅下降至610.6万对(粗结婚率4.3‰),较2013年峰值降幅达54.7%,创下1978年以来新低。
二、离婚率走势:先升后降,近年小幅回升
19872019年,全国离婚率(粗离婚率)持续攀升,从0.55‰升至3.4‰(2019年)。20202022年,受“离婚冷静期”政策影响,离婚率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降至2.04‰(210万对)。2023年政策效应减弱,离婚率回升至2.56‰(360.53万对),2024年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2.5‰(351.3万对)。
三、初婚年龄推迟:从“早婚”到“晚婚”的转变
1990年,全国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5.75岁、女性为24岁;2020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升至29.38岁,女性升至27.95岁,均推迟约45年。2024年,全国平均初婚年龄进一步突破30岁,其中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男性平均初婚年龄达30.8岁、女性29.5岁,30岁以上结婚人群占比首次超过50%。
四、区域差异:东部沿海结婚多,东北西北离婚率高
结婚登记数排名前五的省份多为东部沿海或人口大省,如2023年广东(63.22万对)、河南(51.3万对)、山东(63.1万对)居前三位; *** 、青海等西部地区结婚率不足3‰,为全国更低。离婚率方面,东北地区(吉林71.5‰、黑龙江67.2‰、辽宁65.8‰)、天津(63.6‰)、北京(57.3‰)等省份离婚率较高,均超过50‰; *** (19.9‰)、甘肃(23.5‰)等西部省份离婚率较低。
五、婚姻结构变化:晚婚、再婚、不婚趋势凸显
2529岁年龄段成为结婚主力,2024年占比35.1%;30岁以上结婚人群占比持续上升,2024年达18.7%(较2010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再婚人数占比从2010年的13.4%升至2024年的18.5%,其中40岁以上再婚人群增速最快。不婚率持续上升,2023年中国3034岁男性未婚比例26.8%、女性12.1%,分别较2019年升高8.6、3.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