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思路:把出生时间的四个要素——年、月、日、时分别换算成一个“重量”(单位为两、钱),四项相加得到总“骨重”,再按总重量查对应的“称骨歌诀/命运断语”。
所需信息:需提供公历或农历的出生年月日与具体时辰;若只知道公历,可先用万年历换算为农历再查表。
说明:不同流派/地区的“骨重表”存在细微差异,结果仅作民俗参考。称骨法相传与袁天罡相关,现代多作为娱乐与文化了解使用。
二、自己动手快速计算
步骤
1) 确认出生信息:尽量提供农历日期与时辰;若为公历,请先换算为农历。
2) 查“年骨重”:根据出生年的干支/生肖查对应重量。
3) 查“月骨重”:按出生农历月份查重量。
4) 查“日骨重”:按出生农历初几查重量。
5) 查“时骨重”:按出生时辰(24小时换算为子、丑、寅、卯等)查重量。
6) 求和并解读:将四项重量相加,得到总“骨重”(如:四两六钱),再按总重量查“称骨歌诀/命运断语”。
时辰换算(24小时制)
子时 23:00–01:00|丑时 01:00–03:00|寅时 03:00–05:00|卯时 05:00–07:00
辰时 07:00–09:00|巳时 09:00–11:00|午时 11:00–13:00|未时 13:00–15:00
申时 15:00–17:00|酉时 17:00–19:00|戌时 19:00–21:00|亥时 21:00–23:00
小提示
有的版本“月骨重”按阴历月份固定给值(如:三月 一两八、八月 一两五等);
“日骨重”通常按农历初一至三十分别给值;
“时骨重”需先把钟表时间落入对应时辰再查表。
三、结果解读与常见说法
民俗评价梯度:一般认为骨重越重,命越好;多数人落在三两至五两区间,属普通平稳;低于三两多被解读为波折较多;超过五两多被称“好命”,但相应担当与考验也更大。
关于“几两更好”:民间常见说法认为四两“最合中道”,既不轻不重、又较稳妥;但不同版本歌诀对优劣分布并不一致,宜综合看待。
大致参考(因版本差异而略有不同):
二两一至三两七:多被归为“较轻”一档;
三两八至五两四:多被归为“中等”一档;
五两五至七两一:多被归为“较重”一档。
科学性提示:称骨算命属于民俗文化,并无科学证据支撑,分析也较粗略,仅供参考,切勿据此作重大决策。
四、需要我代算请提供
出生信息:公历/农历的年月日 与 出生时辰(24小时制,如:14:30),以及出生地(城市)与性别(部分版本断语会区分男女)。
示例格式:公历19950812 14:30,出生地杭州,性别女。
收到信息后,我将按“年、月、日、时”四项查表并相加,给出你的总骨重与对应的命运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