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二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40°时进入小雪节气。它是反映降水与气温变化的关键节气,标志着天气逐渐转冷、降水量逐步增加,但此时“地寒未甚”,雪量通常较小,多为夜冻昼化的“湿雪”或雨夹雪。
小雪节气的主要活动
1. 腌腊风腌,蓄以御冬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干燥,是加工腊肉、香肠、腊鱼等腊味的更佳时机。农家会将多余的肉类用盐、花椒、八角等调料腌制,挂在通风处风干,待春节时食用,风味独特。
2. 品尝糍粑
南方部分地区(如广东、福建、湖南等地)有小雪前后吃糍粑的传统。糍粑用糯米蒸熟捣烂制成,口感软糯香甜,可蘸芝麻、花生、砂糖食用,既是传统节日祭品,也是冬季常见的民间小吃。
3. 吃刨汤
土家族在小雪前后有“杀年猪,迎新年”的民俗活动,其中“刨汤”是用新鲜猪肉精心烹饪的美食。将刚宰杀的猪肉切成块状,加入酸菜、豆腐等配料炖煮,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品尝,寓意丰收与团圆。
4. 晒鱼干
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在小雪前后会捕捉乌鱼、旗鱼、沙鱼等海产,将其洗净后用盐腌制,挂在阳光下晾晒成鱼干,用于冬季储存和食用,是当地重要的冬季食材。
5. 农事准备
北方地区小雪后进入冬季农闲,但农民仍会进行田间管理:收获白菜并采用地窖、土埋等方式贮存;为果树修枝,用草秸编箔包扎株杆以防受冻;继续给小麦浇冻水,保护麦苗安全越冬。农民还会利用冬闲时间积肥、柳编、草编,为来年春耕做准备。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