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的天干地支图 天干地支在手上的位置

admin

天干地支的指掌定位法是传统命理、术数中常用的快速推算工具,核心逻辑是将十二地支固定在手指的指关节与指尖(固定位置),十天干则根据干支组合在地支位置上动态运转(灵活标注)。以下是具 *** 置说明:

一、十二地支的固定位置(左手)

十二地支对应手指的规则为:指骨关节+指尖,从无名指末端开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符合“天圆地方”的拓扑结构)。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手上的天干地支图 天干地支在手上的位置

无名指:末端(子)、之一关节(丑)、第二关节(寅);

食指:第三关节(卯)、第二关节(辰)、之一关节(巳);

中指:指尖(午)、之一关节(未);

小指:之一关节(申)、第二关节(酉)、末端(戌);

掌心:剩余两个地支(亥位于掌心中心,辰、戌、丑、未分布于掌心对应位置,形成“四季土”的中央结构)。

口诀辅助记忆:

“子丑寅在无名指,卯辰巳在食指头;午未在中指顶,申酉戌在小指走;亥居掌心中间留”。

二、十天干的动态位置(基于地支运转)

十天干无固定位置,需以地支为基准,用拇指在地支位置上顺时针标注(阳干顺行、阴干逆行,但日常多简化为顺时针)。具体对应逻辑为:

将天干“甲”标注在地支子的位置(无名指末端),随后依次顺时针标注: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标注完10个天干后,回到“甲”位置,继续循环(60甲子即通过天干在地支上的循环实现)。

示例:

若已知某年地支为“寅”(食指第三关节),则该年天干需从“寅”位置开始,顺时针找到对应的天干(如寅对应丙,即丙寅年)。

三、辅助定位技巧

1. 方位关联:

天干地支与五行方位结合,可强化记忆:

东方(寅卯木):对应食指根部(寅)、指尖(卯);

南方(巳午火):对应中指指尖(午)、附近关节(巳);

西方(申酉金):对应无名指指尖(申)、食指末端(酉);

北方(亥子水):对应小指根部(亥)、无名指末端(子);

中央土(辰戌丑未):分布于掌心及指间关节。

2. 动态推演:

用拇指在固定地支位置上顺时针滑动,可快速推算年、月、日、时的干支(如从“子”位开始,顺时针数10位为“甲戌”,数20位为“丙申”,对应60甲子循环)。

注意事项

阴阳区分:男性左手为阳手(对应先天八字),女性右手为阳手(部分流派认为女性需用右手,但主流以左手为准);

动态调整:天干随地支变化,需结合具体命理场景(如年干支、月干支)调整标注位置;

记忆建议:先熟记十二地支的固定位置,再通过“天干顺时针运转”练习,逐步掌握动态组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