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关于中元节的诗句佳句

admin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七月十五(部分地区为七月十四),别名七月半、盂兰盆节、施孤、斋孤等。其起源融合了上古祖灵崇拜、道教“三元说”与佛教“盂兰盆会”:上古时期,人们在初秋农作物成熟时祭祀祖先,报告秋成,称为“秋尝”;东汉后,道教将七月十五定为“中元节”,对应地官赦罪,强调超度亡魂、赦免罪孽;佛教则称其为“盂兰盆节”,源自“目连救母”的传说,主张通过供奉佛僧救度饿鬼道众生。三者融合后,中元节形成了以“敬祖尽孝、普渡亡魂”为核心的文化内涵,既是追怀先人的传统节日,也是连接阴阳、传递思念的情感载体。

二、经典中元节诗句佳句

1. 《中元夜》(唐·李郢)

中元节是什么意思 关于中元节的诗句佳句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诗句描绘了江南水寺中元夜的热闹场景:月光如水,红烛摇曳,香粉弥漫,男女老少聚集于此,仿佛仙境与人间的交融,既有宗教仪式的庄严,也有世俗生活的烟火气。

2. 《中元作》(唐·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诗人借中元节道观朝拜的契机,融入“羊权”“温峤”的爱情典故,将宗教仪式与个人情感交织,既有对仙界的向往,也有对爱情的怅惘,意境朦胧而深情。

3.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清·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青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此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中元夜儿童嬉戏的画面:夜凉如水,明月高悬,孩子们手持青荷叶制成的灯盏,在街头巷尾奔跑,宛如点点银花散落人间,充满童趣与生活气息,展现了中元节的民俗风情。

4. 《中元节有感》(清·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

诗句对比了中元节的两面性:一方面是道场的普渡仪式,体现了对亡魂的关怀;另一方面是民间的宴饮庆祝,甚至有些铺张浪费。这种反差折射出中元节在宗教信仰与世俗生活中的平衡,既有神圣的仪式感,也有人间的烟火气。

5. 《中元夜寄道侣》(唐·陆龟蒙)

“橘斋风露已清余,东郭先生病未除。孤枕易为蛩破梦,短檐难得燕传书。广云披日君应近,倒影栽花我尚疏。唯羡羽人襟似水,平持旄节步空虚。”

诗人病中独卧,借中元夜的宁静,表达了对道侣的思念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孤枕”“短檐”等意象烘托出孤独氛围,而“羽人”“旄节”则象征着道侣的超脱,虚实结合,情感真挚。

你可能想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