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卦的问题 否卦是什么意思

admin

否卦(pǐ guà)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十二卦,代号为0:7(主卦坤地、客卦乾天)。其卦象为上乾(天)下坤(地),与泰卦(上坤下乾)互为综卦(上下颠倒),是《易经》中诠释“闭塞”状态的核心卦象。

卦名的核心内涵

“否”的本义为“不、不善”,引申为闭塞、不通。卦名直接指向卦象的本质——乾(天)阳上升、坤(地)阴下降,天地阴阳无法交合,导致万物生养之道阻滞。这种“闭塞”不仅是自然现象的隐喻,更延伸至人事领域,象征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的黑暗时期(如小人当权、贤士被抑、上下沟通不畅)。

否卦的问题  否卦是什么意思

卦辞的深层逻辑

否卦卦辞为:“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其中:

“否之匪人”:“匪人”指邪恶势力(或阻碍正道的人),意为“被邪恶之人否定”;

“不利君子贞”:君子此时不宜固守原有的刚健进取之态(因处于弱势),需灵活调整策略;

“大往小来”:阳气(君子、积极因素)逐渐消退,阴气(小人、消极因素)不断增长,主方(如个人、组织)处于“付出多、收获少”的不利局面。

爻辞的阶段启示

否卦六爻从“初六”到“上九”,依次展现了主方从“受制于人”到“扭转局势”的过程,核心是“守拙待时、居安思危”: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主方如同拔起的茅草(根连根),与客方利益紧密缠绕,此时需“坚守正道”(贞),顺从客方以保全自己,方能吉祥亨通;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主方(阴)承接客方(阳)的施予(如资源、机会),小人会因此得利,但君子(大人)需“否定自大”,保持低调,才能顺利度过困境;

六三:“包羞”——主方因随和(阴)而遭受客方(阳)的压抑,需“忍受羞辱”,避免与小人正面冲突(此时无力量反抗);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客方(阳)开始行使权力(如发布命令),主方若顺从,可避免过错,并从客方那里获得部分利益(“离祉”);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闭塞局面即将结束(休否),君子(大人)此时需“居安思危”(念叨“将要灭亡”),像“系于苞桑”(茂密的桑树丛)一样稳固,才能获得吉祥;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闭塞局面彻底倾覆(倾否),主方从“否”转向“喜”(顺利),强调“坚持到底”的重要性(先经历痛苦,后迎来喜悦)。

《象传》的处世智慧

《象辞》对否卦的为:“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意为:天地阴阳不交导致闭塞,君子应以节俭的美德避开危难(俭德辟难),不可追求荣华富贵和俸禄(不可荣以禄)。这一智慧强调在逆境中保持低调、克制欲望,避免成为小人的目标,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否卦的现实启示

否卦的核心思想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提醒人们在逆境中:

1. 坚守正道:即使处于劣势,也不放弃原则,避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

2. 隐忍待时:学会“包羞”“包承”,暂时忍受不利局面,保存实力;

3. 居安思危:即使在顺利时,也要想到可能的危机(如“其亡其亡”),保持警惕;

4. 灵活应变:根据形势调整策略(如“贞吉”),而非一味强硬。

你可能想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