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圣诞卡传统始于1843年,由亨利·科尔爵士 *** 了世界上之一张商业性圣诞卡,图案为家庭三代举杯的场景,融合慈善施舍元素。如今,圣诞卡图案多以降生、伯利恒之星、雪景、雪人等节日元素为主,自制卡也流行,不少人会在卡中放入家庭照片以传递心意。部分人会借圣诞卡寄发“圣诞信”,详细讲述过去一年的生活,但这种方式常因内容冗长或炫耀引发收件人不满。
2、圣诞拉炮(Christmas Crackers)
圣诞拉炮是英国圣诞派对的标志性环节,源于1850年伦敦糖果商汤姆·史密斯的创意。其外观为硬纸制成的大筒,形似超大水果糖,两人各拉一端,断裂时会发出轻微爆炸声。拉炮内装有状纸帽子、小玩具、笑话或谜语纸条等奖品,通常在圣诞大餐或派对后使用。英国人常调侃其中的笑话“不好笑”、礼物“无用”,但这一习俗仍被视为圣诞欢乐的象征。
3、圣诞树(Christmas Trees)
英国更具代表性的圣诞树位于伦敦特拉法加广场,自1947年起由挪威奥斯陆赠送,以感谢二战期间英国对挪威的支持。每年11月,挪威会举行砍树仪式(奥斯陆市长、英国驻挪大使等参与),树龄约5060年,高2025米。12月之一个星期四傍晚,特拉法加广场会为圣诞树举行亮灯仪式,这棵树也成为英国圣诞节的象征。家庭中,摆放圣诞树也是传统,树上通常装饰彩灯、圣诞球、丝带等。
4、百果馅饼(Mince Pies)
百果馅饼是英国圣诞期间的经典甜品,传统馅料为肉馅,现多为干果(如葡萄干、蔓越莓)、糖渍水果和香料。最初的馅饼呈椭圆形,象征出生时的马槽,顶部则代表包裹的布。中世纪以来有传言称,从圣诞日到1月6日(主显节)期间每天吃一个百果馅饼,未来12个月会充满幸福。平安夜,孩子们常将百果馅饼和白兰地放在门外给圣诞老人,驯鹿则能得到胡萝卜。
5、化妆剧“基督诞生”(Nativity Plays)
这是英国小学的传统圣诞活动,孩子们会化妆扮演、玛利亚、约瑟、牧羊人、三圣贤等角色,剧情围绕在马厩诞生的故事展开。早期剧中曾使用真动物(如牛、驴),现多为学生化妆或道具替代。观众包括家长和社区居民,是家庭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圣诞仪式。部分学校因“保护儿童”禁止家长拍摄录像,引发家长对无法分享孩子表现的失望。
6、童话闹剧(Pantomime,简称Panto)
Panto是英国圣诞期间的家庭娱乐活动,主要面向儿童,剧目多改编自经典童话(如《睡美人》《灰姑娘》)。其起源可追溯至古罗马冬至庆祝活动,当时强调“惯例颠倒”(如男扮女装、女扮男装),这一传统延续至今。Panto通常于节礼日(12月26日)后上演,邀请流行歌星、主持人、喜剧演员客串,剧情充满幽默和互动,观众(尤其是孩子)需参与合唱、变戏法,甚至为角色加油或起哄,是圣诞期间的热门家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