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作为孔子弟子曾参的后裔,其字辈体系以清代皇帝钦赐的“名派”为核心,历经多朝增补,形成了层次清晰的传承序列。具体顺序如下:
1. 康熙年间初定15字(清圣祖仁皇帝赐):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注:“宏”为避孔氏“弘”字讳改,“纪”为避曾氏大宗讳改)。
2. 道光年间续增10字(清宣宗皇帝赐):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3. 同治年间再续10字(清穆宗皇帝赐):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
4. 民国初期增补20字(袁世凯代表民国颁发,部分地区采用):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锦、瑞、永、锡、世、绪、昌。
这些字辈覆盖了曾氏后裔从六十三代至一百三十代以上的命名规范,其中“宏闻贞尚衍”至“昭宪庆繁祥”为最早统一的“圣裔名派”,后续增字均围绕“修身、齐家、治国”的儒家理念展开,强调家族传承与社会责任。
各地特色派行补充
除全国统一名派外,部分地区的曾氏家族因历史迁徙或地域文化差异,保留了独特的派行序列。例如:
四川宜宾:成仕永远景,思彦祖宗智朝廷。学仁存义万长龄,从本德政必显达;
四川合江:文友仲大孝,万时绍应兴。梦汝如天杰,惟宗祖必荣;
广西玉林:贤才辅佐邦基茂,道德光昌宗祖荣;
福建平和:子宗垂令绪,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融合了全国名派与本地特色)。
这些地方派行多为家族先祖自行制定,虽未纳入全国统一序列,但同样承载着对祖先的尊崇与家族延续的期望。
你可能想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