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春节过年新年禁忌

admin

苗族的春节习俗融合了对祖先的敬畏、对自然的尊崇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禁忌贯穿于节日前后,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年前准备禁忌

腊月二十三“灶王节”,苗胞认为是“灶王上天”汇报主家善恶的日子,需举行“送火啰菩萨上天”仪式,当日忌打火塘、砌灶台;“扫炕”(清扫火塘上方悬挂的腊肉、农具等)需在灶王上天(二十三晚)后进行,且清扫的灰末(富含柴火烟灰)忌倾倒,需用于种菜(视为天然肥料)。

苗族春节过年新年禁忌

除夕与新年首日禁忌

除夕日,祭祖时需将鱼肉、牛肉盛于木皮、牛皮或树叶上(传统认为这些材质更显恭敬),由祭师念古歌迎送祖先(称“掐地下”);新年早上,忌扫地(怕扫走财运)、忌吹气(怕吹散福气)、忌煮生食(象征生活“生硬”不顺遂)、忌倒水出门(避免“财水外流”);部分地区忌出外挑水、上山砍柴割草(认为新年初始应“守家”);部分地区忌吃饱饭时装架筷子在碗上(视为“搁置福气”),忌说“不吃了”(需说“吃饱了”),吃酒忌说“吃完了”(需说“已明了”)。

新年日常活动禁忌

新年头两天,忌妇女做针线活(认为针线会“刺破好运”)、忌男人外出拾粪(视为“不吉利”);部分地区由男人代替妇女做饭(体现对女性的关怀,让女性休息);部分地区忌同姓男女唱情歌(认为同姓结婚违背传统);新年期间忌见蛇交尾(视为“不祥之兆”);忌用白鸡送礼(白色在苗族文化中与丧事关联);忌妇女坐大门槛(门槛被视为家庭的“边界”,坐门槛会影响家庭运势);屋内忌从客人面前走过(需绕道,表示对客人的尊重);走亲访友忌进主人卧室(卧室是私人空间,避免打扰);公公忌进儿媳妇卧室(遵循传统家庭)。

祭祀与社交禁忌

祭祖时,忌说“死”字(需用“老去了”“跑丢你们了”替代),忌说“谢谢”“再来”(认为这些话会“拒绝祖先的庇佑”);丧葬结束回家的忌直说“回家”(需说“去捡柴讨菜”),避免提及死亡;孕妇忌送葬(认为孕妇“阳气弱”,会影响逝者安息);服丧期间,孝子孝媳忌串门、忌房事、忌吃酸汤和小葱(酸汤、小葱味冲,视为“不洁”)、忌理发和洗涤(保持哀悼状态)、忌唱歌、忌吹风打哨、忌跳舞和猜拳(避免娱乐活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