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的权力有多大 妇联权力有多大

admin

妇联是党和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群众团体(非机关),其权力源于国家法律法规授权及自身章程规定,本质是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社会职能,而非行政权力。其核心定位是“联系和服务妇女”,通过参与社会治理、推动政策完善、提供服务等途径实现职能。

一、主要法定职责与“权力”体现

1. *** 职责:

妇联的权力有多大 妇联权力有多大

代表和维护各族各界妇女的利益,是妇联的核心职能。具体包括:受理妇女投诉,倾听意见,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协助查处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行为(如家庭暴力、职场歧视、性骚扰等);为受侵害妇女提供法律帮助(如支持起诉、协助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2. 参与立法与政策制定:

有权参与涉及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的制定过程,提出意见和建议。例如,《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时,全国妇联作为妇女组织代表参与了调研和意见征求,推动将“人身安全保护令适用范围扩大”“职场性骚扰防治”等内容纳入法律。

3. 民主参与权:

代表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例如,通过各级妇联组织,妇女可以参与讨论涉及妇女儿童的社会议题(如“三孩政策”配套措施、“农村土地权益分配”等),推动决策体现妇女需求。

4. 女干部推荐权:

妇联及其团体会员可以向国家机关、群团组织、企业事业单位推荐女干部,促进女性参政议政。例如,全国妇联通过“女干部培养计划”,向各级党政机关推荐优秀女性人才,提高女性在决策层的比例。

5. 督促查处与支持诉讼:

对侵害妇女权益的行为,妇联有权要求并协助有关部门(如公安、人社、民政)查处;若有关部门不予处理或处理不当,县级以上妇联可提出督促处理意见,必要时提请同级人民开展督查。受害妇女诉讼需要帮助时,妇联应给予支持(如提供法律援助、协助收集证据)。

6. 公益诉讼参与权:

对侵害妇女合法权益、导致社会公共利益受损的情形(如农村妇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侵权、就业性别歧视、贬低妇女人格等),检察机关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妇联可配合提供线索、协助调查,强化对妇女群体的整体保护。

二、权力的局限性

1. 无执法权:

妇联是群众团体,不具备行政执法权(如罚款、拘留等),无法直接强制执行法律,主要通过协调、建议、督促等方式推动问题解决。

2. 权力范围受法律约束:

其职责和权力均由《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未授权的事项无法行使(如干预司法判决、直接管理企业等)。

3. 依赖社会支持:

妇联的工作需要、司法机关、社会各界的配合(如联动公安处理家庭暴力、联合人社部门监督就业歧视),其作用的发挥受社会法治环境、公众意识等因素影响。

综上,妇联的“权力”本质是代表妇女群体的社会职能,通过法定职责推动妇女权益保障,而非行政权力。其有效性依赖于法律支持、社会协同及自身能力建设。

你可能想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