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语境中,“佛祖八字真言”通常有两种核心指向:一是辛饶弥沃如来(雍仲本教始祖)所传的“八字真言光明法”,二是释迦牟尼佛(佛教创始人)相关的“八字消业真言”,二者均为佛门重要法门,但传承与侧重不同。
一、辛饶弥沃如来八字真言(雍仲本教核心真言)
1. 基本信息
名称:又称“三身佛心咒之报身佛心咒”“阿弥陀佛心咒”(本教中视阿弥陀佛为报身佛)。
梵文音译:“嗡嘛智牟耶萨列德”(部分传承中为“嗡玛智麽耶萨咧嘟”)。
传承来源:由雍仲本教始祖辛饶弥沃如来在南瞻部洲冈底斯神山(今阿里地区)禅定中,预见五浊恶世(现代)众生“寿短多病、烦恼多、福报浅、无时间修法”之苦,为救度此类众生而亲传的“光明法”。
2. 核心功德(据《宝光经》记载)
该真言被称为“佛法精华、八万四千法根本”,具有三十二种殊胜功德,涵盖“消业、解脱、增福、救度”四大类:
基础解脱:能熄灭疾病损害、恶运障碍,延年益寿、增福开慧;
深度解脱:可实现“出离轮回”(脱离三恶趣)、“中阴解脱”(死后不经轮回直接成就)、“意念解脱”(临终意念真言即得善趣);
特殊救度:可拦截诅咒、阻挡恶魔、救度畜生(为其诵念可转移疾病)、引导往生极乐;
世间增益:能求子得子、预防疾病、增加福报、开光吉祥,甚至“今世成佛”(放下迷恋、证悟空性)。
3. 修持特点
简便易行:适合现代人“没时间修法”的痛点,无需复杂仪轨,随时随地可诵;
融入生活:可将真言写于纸布挂于门上(“进门解脱”,路过者种解脱种子)、带在身上(“携带解脱”,临终助往生);
强调发心:需以“慈悲心”“出离心”为基础,为众生祈福,方能更大化功德。
二、释迦牟尼佛八字消业真言(密宗常见版本)
1. 基本信息
常见形式:在“唵嘛呢叭咪吽”(观音菩萨根本心咒)基础上扩展为“唵嘛呢叭咪吽舍娑诃”(“舍”“娑诃”为总持句,增强咒力)。
传承来源:据《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太玄相经》等记载,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为阿难尊者开示,此咒可“化解累劫业债、消灾免难”。
2. 核心功效(针对“业债”问题)
消业层面:能化解“八种业债”(身业、口业、意业、贪业、嗔业、痴业、慢业、疑业),每日诵持八遍(对应“八正道”“八识”),连续三七二十一日(对应“业债循环周期”),可从根本上斩断业力纠缠;
具体利益:可消解债务(财物、情感、业力)、避灾免难(如水火之灾、小人陷害)、增福延寿,尤其适合“业债深重、运势低迷”者。
3. 修持要点
心诚为要:不在声音大小,而在“专注观想”(如诵“唵”时观想头顶白光消傲慢,“嘛”时观想喉部红光化嫉妒);
慈悲为怀:需发起“愿一切与我有债务纠缠的众生解脱”的愿心,否则“如往池中加水又倒污水”,难见成效;
传承规范:密宗强调“师承灌顶”,未受传承者可简易持诵,但完整仪轨需依止上师。
说明
“佛祖八字真言”并非单一咒语,而是佛门中针对不同需求的两大核心法门:
若需“救度众生、脱离轮回”,可选择辛饶弥沃如来的“八字真言光明法”;
若需“消解业债、改善运势”,可选择释迦牟尼佛的“八字消业真言”。
二者均需以“心”“慈悲心”为基础,方能发挥更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