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念中,大年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为了让老鼠家族顺利举行婚礼,人们会早早熄灯睡觉,避免点灯或大声喧哗打扰它们。有些地方还会在屋角洒落米粒、糕饼,寓意“老鼠分钱”,与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祈求来年家中无鼠患、五谷丰登。
2. 烧门神纸:送别神灵,开启营生
初三夜,民间有“烧门神纸”的习俗。人们会将春节期间悬挂的门神像及松柏枝一同焚化,象征着“年”已过完,即将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俗谚“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正是这一习俗的写照,提醒人们从节日状态转向工作状态。
3. 小年朝:休息与祈福的日子
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源于宋代的宫廷节日“天庆节”(宋真宗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而下诏定此日休假)。传统习俗中,这天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避免扫走财运或惊扰神灵),同时也是休息日,人们通过早睡、减少劳作来养精蓄锐。
4. 不外出拜年:避免口角争执
初三被视为“赤狗日”,传说赤狗是熛怒之神(脾气暴躁的神灵),遇到它容易引发口角或不吉利的事情。老一辈人多选择留在家中,不探亲访友,以避开潜在的纷争,希望新年有个平和的开端。
大年初三的禁忌
1. 忌探亲访友
因“赤狗日”的说法,初三不宜外出拜年或走亲访友,避免与人发生口角,影响新年运势。
2. 忌动刀剪
俗语“初三动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认为初三使用刀剪会带来一年的口舌是非,甚至影响仕途和财运,因此需避免。
3. 忌点灯熬夜
为了让老鼠顺利娶亲,初三夜需早早熄灯休息。若点灯打扰老鼠,传说老鼠会“报复”,给家中带来麻烦(如偷粮、咬坏物品)。
4. 忌扫地、烧火、打水
初三是“聚财日”,扫地会将财运扫出门外,烧火、打水则被视为不吉利。若需打扫,需从外向里扫(将财气扫进屋内);若需用水,可提前储备。
5. 忌杀猪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猪的日子,杀猪会破坏“六畜兴旺”的寓意,因此民间忌讳在这天杀猪。
老鼠娶亲的含义
老鼠娶亲(又称“老鼠嫁女”)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祀鼠民俗,源于古代对老鼠的复杂情感——老鼠既是偷粮、咬物的“害兽”,又是民间信仰中“五仙”(老鼠、狐狸、黄鼠狼、白刺猬、蛇)之一,被认为能带来福气。人们通过“嫁女”的仪式,将老鼠“送”出家门,祈求其不再祸害家中,同时寓意“多子多福”(老鼠繁殖能力强)。
不同地区的老鼠娶亲日期有所差异(如部分地区为正月初三、初十、十五等),但核心意义一致:通过“媚鼠”仪式,实现人与鼠的“和谐共处”,寄托对来年丰收、安宁的期盼。例如,老北京人认为初三是老鼠娶亲日,需早睡、藏鞋(防止老鼠叼走做花轿);而福建漳州的滩头年画《老鼠娶亲》则以艺术形式展现了这一民俗,画中老鼠身着人类服饰、抬着花轿,寓意“驱邪避凶、迎祥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