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立冬的准确时间为11月7日12时03分48秒(公历),对应农历为九月十八。该时间由权威天文台及万年历平台发布,是二十四节气中冬季开始的标志性时刻,标志着气温显著下降、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的转折点。
立冬的传统饮食习俗与推荐食物
立冬作为“四时八节”之一,民间素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说法,各地饮食习俗因地域气候差异各有特色,核心以温补、驱寒、储备能量为主:
1. 北方地区:饺子——秋冬之交的“耳朵守护”
北方立冬必吃饺子,因饺子形状似耳朵,民间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饺子最初是“交子之时”的象征(立冬为秋与冬的交界),如今已成为北方冬季更具仪式感的传统食物。部分地区如天津,还会选用倭瓜(南瓜)做馅,提前腌制储存,立冬当天包制,风味独特。
2. 南方地区:鸡鸭鱼肉——热补抵御湿寒
南方立冬饮食以“热补”为主,常见菜品包括:
麻油鸡、四物鸡:南方家庭冬季经典炖品,选用老母鸡搭配当归、川芎、熟地、白芍等中药材,慢炖而成,具有补血活血、强身健体的功效;
羊肉汤/烤羊肉串:羊肉性温,能暖中补虚、开胃建力,是南方对抗湿冷的重要食材,西北地区还会搭配洋葱、孜然烤制,增添风味。
3. 特色地域食物:应季滋补小众之选
甘蔗:潮汕、福州等地有“立冬食蔗不会齿痛”的习俗,认为此时甘蔗成熟度高,富含糖分与维生素,既能保护牙齿,又能滋补养血;
炒香饭:江南及潮汕地区用花生、板栗、虾仁、腊肠等与白米同炒,香气扑鼻,是冬季暖胃的主食;
腌菜:北方多腌萝卜、韭菜花,南方则做咸肉菜饭,将新鲜蔬菜与肉类腌制或炒制后密封保存,作为冬季储备食物。
4. 冬季滋补食材:药食两用的养生之选
立冬后,民间注重“养阴”“养肾”,推荐以下食物:
肉类:鸭肉(滋阴降火,适合虚不受补者)、鸽子肉(调养气血,适合大病初愈或体弱者);
果类:梨(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生吃治渴,熟吃润肺)、荸荠(清热解毒、凉血生津,适合燥热便秘者)、甘蔗(滋补养血、祛火);
菜类:山药(健脾开胃、降低血糖,可清蒸、煲粥)、白萝卜(清热生津、顺气化痰,适合咳嗽痰多者)、白菜(“百菜不如白菜”,炖着吃或与海带搭配,控糖效果好);
坚果与杂粮:黑米、黑豆、黑芝麻(补肾益精,适合冬季养肾)、核桃、板栗(烤板栗热热食用,补肾气、暖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