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怎么读 上巳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admin

上巳节的正确读音为shàng sì jié,其中“巳”字读sì(第四声)。“上巳”是古代对农历三月初三的特定称谓,源于先秦时期的“祓禊”习俗(在水边洗濯以祛除不祥),后逐渐演变为集祭祀、宴饮、游春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

二、上巳节的传统食物

上巳节的传统食物多以春季新鲜食材为主,融合了祈福、驱邪的美好寓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上巳节怎么读 上巳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1. 荠菜煮鸡蛋

荠菜煮鸡蛋是上巳节更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民间有“三月三,荠菜煮蛋赛仙丹”的谚语。荠菜谐音“聚餐”,寓意家人团聚;荠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二者结合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能“祛风湿、清火、令腰腿不痛”,符合春季养生理念。 *** 时,将新鲜荠菜(保留嫩芽)与鸡蛋、红枣同煮,煮熟后敲裂鸡蛋壳以吸收汤汁,口感清香软糯。

2. 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上巳节的传统美食,以黑、红、黄、白、紫五种颜色的糯米饭组成。五种颜色分别用枫叶(黑)、红兰草(红)、黄饭花(黄)、紫蕃藤(紫)、糯米原浆(白)浸泡染色,象征五谷丰登、吉祥如意。 *** 时,将糯米浸泡于对应颜色的汁液中12小时,捞出沥干后混合蒸熟,口感香甜软糯,常作为祭祀祖先的供品,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与感恩。

3. 艾草粑粑(蒿子粑粑)

艾草粑粑流行于江南、广西等地区,以艾草(或蒿子)为主要原料。艾草具有祛湿、散寒、消炎的功效,春季食用可帮助人体排出冬季积累的湿气。 *** 时,将艾草嫩芽洗净、焯水,挤干水分后切碎,加入糯米粉、糖、水揉成面团,包入花生、芝麻、红糖等馅料,蒸制1520分钟即可。成品清香扑鼻,口感软糯,是上巳节家家户户必备的时令小吃。

4. 甜酒发糕

甜酒发糕是壮族、汉族地区上巳节的传统发酵食品,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加入甜酒曲发酵后蒸制而成。发糕寓意“团团圆圆、发发发”,象征家庭和睦、事业兴旺。 *** 时,将糯米浸泡后打成米浆,加入酵母、糖、牛奶发酵12小时,倒入模具中蒸熟,表面可点缀红枣、黑芝麻增加美观。成品松软香甜,带有淡淡的酒香,适合全家人分享。

5. 桃花酒

桃花酒是上巳节的特色饮品,以新鲜桃花为原料,加入白糖、白酒密封浸泡数月而成。桃花象征爱情与美好,桃花酒清香幽雅、甘甜可口,具有活血养颜的功效。上巳节正值桃花盛开之际,人们饮用桃花酒,既应和了“三月三”的春景,又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你可能想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