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婚礼是什么样的

admin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婚礼形态既有全省通行的礼仪框架,又因民族与地域差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婚俗,整体氛围热闹、重情义、讲礼仪。

总体流程一览

订婚与合婚:常见有交换生辰八字进行合婚、择定吉日的看期/讨年庚等环节,部分地区会以“送日子”确定婚期。

贵州的婚礼是什么样的

迎亲与堵门:迎亲队伍到女方家需完成敬酒、过关、对歌等考验,苗族、侗族等地常设“拦门迎宾”。

出嫁与送亲:新娘多由兄弟或长辈背/扶上车,亲友“送亲”至男方家。

仪式与婚宴:按地域与民族举行拜堂、合卺(交杯酒)、挑盖头、跨火盆等仪式,随后是家族与宾客参与的长桌宴/流水席。

回门与谢亲:普遍保留“三朝回门”(婚后第3天携夫回娘家)等礼节,表达对娘家的尊重与感恩。

民族婚俗亮点

苗族

三道酒关:进寨关、还娘头钱关、主家关,迎亲者需连闯三关方能进门。

鸡眼婚姻:以煮熟公鸡的鸡眼开合是否一致来择吉日与定婚期。

长桌宴与对歌:婚礼常设长桌宴,夜间有青年对歌助兴。

跳花坡/游方:以歌觅友的传统社交场,青年男女在花坡或“游方坪”对唱定情。

布依族

要荷包:闹房时对唱“荷包歌”,唱满12首方得荷包,取“早生贵子”之意。

打报古:迎亲时寨中孩童以稀泥、水枪“添麻烦”,增添喜庆与考验。

侗族

谷雨节乌米饭:以乌树叶汁染制糯米,青年以乌米饭传情、定亲。

行歌坐月:月夜对歌谈情,以歌择偶。

拦门迎宾:迎亲须过“拦门”关,礼俗氛围浓郁。

水族

洞房对歌:新婚夜由青年歌手对唱水歌至天明;次日新娘挑水入家,寓意持家有道。

瑶族

凿壁谈婚:在姑娘房外木板凿小孔,夜半对唱传情,隔孔定情直至缔结婚约。

仡佬族

丢布礼:定亲第三年以蓝布“丢接”迎娶;

过门换三双鞋:寓意新娘自出生至嫁入夫家心地纯净。

当下新风尚

移风易俗:各地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厚养薄葬,整治高价彩礼、攀比之风;推广“红白理事会”“积分超市”“车不过十、礼不过百”等做法,减轻群众负担、树文明新风。

集体婚礼:如黔东南锦屏县举办传统与现代融合的集体婚礼,既保留民族礼仪又降低成本,倡导节俭风尚。

创意婚车与微婚礼:遵义湄潭出现“婚庆公交车”等创意迎亲;不少新人选择小型化、家庭化仪式,注重仪式感与性价比。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