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皇帝做饭的是什么人

admin

古代给皇帝做饭的人统称“御厨”,是专司皇室膳食 *** 的专业群体,其职责涵盖食材选取、菜品烹制、膳事管理等环节,直接服务于皇帝及后妃等皇室成员,是古代宫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御厨的起源与称谓演变

御厨的雏形可追溯至周代,当时称为“膳夫”“庖人”,负责王室饮食的基本供应。唐代时,“御厨”一词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杜甫《丽人行》“御厨络绎送八珍”),标志着其作为专门群体的称谓确立。后唐明宗时期,进一步明确御厨编制,《旧五代史》记载后唐御厨人数为五十人,实现了专业化管理。至清代,御厨机构演变为“御膳房”,成为宫廷膳食的核心管理部门。

给皇帝做饭的是什么人

二、御厨的机构归属与管理

不同朝代御厨的机构归属有所差异:

唐代:由尚食局(隶属门下省)统领,设奉御、直长等官职分级管理,负责搭配饮食、试菜(检验毒性与口味)等工作,确保膳食“色香味美”且安全。

明清时期:御厨归内务府下属的御膳房管理,御膳房下设荤局(负责肉类)、素局(负责青菜干菜)、点心局(负责面点)、饭局(负责粥饭)、挂炉局(负责烧烤)等细分部门,分工精细,保障膳食供应的标准化与个性化。

三、御厨的任职要求与选拔

御厨需具备精湛的烹饪技艺,且需通过层层筛选:

技艺考核:必须精通高端烹饪技法(如“八珍”制度中的烹制 *** ),擅长 *** 符合皇室口味的菜品(如清代乾隆皇帝偏好的苏杭菜、燕窝类菜品)。

忠诚与安全:因直接服务皇帝,御厨需通过背景审查,确保无不良记录;部分朝代(如明代)将御厨纳入匠籍,实行世袭管理,强化人员管控。

皇帝认可:需获得皇帝的亲自认可,如清代乾隆皇帝通过“传旨叫厨”(如《苏造底档》记载“叫赵玉贵做菜”)选拔优秀御厨,张东官因擅长姑苏菜点深合乾隆脾胃,得以跟随进宫服务至七十多岁。

四、著名御厨举例

刘娘子:南宋高宗宫中首位女主官,打破“尚食”由男性担任的传统,擅长烹饪,因 *** 皇帝喜爱的佳肴被破格任用,被称为“尚食刘娘子”。

宋五嫂:南宋民间女厨师,以“醋溜鱼”闻名,因宋高宗品尝后赞不绝口而名震杭州,成为民间御厨的代表。

张东官:清代乾隆时期苏州名厨,擅长苏杭菜(如燕窝口蘑锅烧鸭子、糖醋樱桃肉),被乾隆皇帝带入宫中,服务近二十年,因技艺精湛获赐“小卷缎”等奖赏。

御厨群体不仅是宫廷饮食的 *** 者,更是古代饮食文化的传承者,其技艺与经验推动了宫廷菜系的演变,部分菜品(如“苏造肉”“董糖”)甚至流传至民间,成为经典美食。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