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为5月1日(星期四)至5日(星期一),共5天。放假调休安排为:4月27日(星期日)上班,5月6日(星期二)起恢复正常上班。
五一假期流行的活动
1. 文旅活动:非遗与民俗体验成核心亮点
多地推出以非遗、民俗为核心的文旅活动,成为假期“流量担当”。例如潮州的“千年城韵·潮玩五一”主题活动,包含英歌舞、鲤鱼舞、潮州手拉壶等非遗现场展演,以及潮州婚俗《美美与共 璀璨年华》、“出花园”等民俗体验;中山的“人间烟火气 湾区好生活”专题活动,涵盖200多项文化展览、非遗体验(如沙溪“四月八”非遗旅游文化周、“醉龙巡游+千叟宴”),并联动商圈推出消费券、美食节;晋城的“五一”景区活动,包括司徒小镇的吉尼斯纪录《千年铁魂》打铁花、大阳古镇的第二届老铁文化周(汉服游园、NPC互动)、高平良户景区的古韵雅集(投壶、蹴鞠)等,融合传统与时尚,吸引大量游客参与。
2. 夜间消费:夜间文旅经济活力迸发
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成为假期新增长点。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纳入监测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累计夜间客流量7595.44万人次,同比增长5.24%。多地通过夜游、夜演、夜市等形式激活夜间消费:例如晋城皇城相府的“夜游五重奏”(夜演、夜市、夜秀、夜宿、夜游),包含打铁花、抛绣球招婿、全息投影演绎等;中山岐江河一河两岸的“五一”嘉年华,推出“龙凤呈祥”无人机表演、醉龙啤酒音乐嘉年华;北京奥园city街等业态融合消费场景,打造“白天逛景点、晚上享休闲”的假日模式。
3. 体育与户外:赛事与休闲融合受欢迎
体育赛事和户外活动成为假期消费新亮点。例如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中国体育杯”青少年冰球联赛(之一站),覆盖全年龄段,吸引众多青少年参与;中山的“花漾翠亨、南朗生活”石门繁花艺术季,推出“村BA”篮球赛、艺术沙龙、音乐会等,将体育与文化、休闲结合;江苏宿迁的沙滩作画、打水仗等特色活动,以及各地的露营音乐节(如晋城卧龙山景区的亲子露营、泽州釜山景区的露营音乐会),满足家庭和年轻人的户外需求。
4. 乡村游:农文旅融合成微度假首选
乡村游持续火热,以农文旅融合为特色的乡村活动备受青睐。例如云南姚安的玫瑰花海,游客可赏花、采摘,品尝农家乐“鲜花宴”;福建厦门的双岭村农事体验区,推出池塘摸鱼、下田砍甘蔗等活动,融合文化创意、生态康养、亲子研学等业态;广东潮州的绿太阳欢乐世界景区,举办猪猪运动会、电音泡泡趴、非遗烧火龙等活动,串联文化传承、体育精神与娱乐体验;中山的各大乡村旅游景区(如社光村、紫莲森林度假村),推出门票优惠、非遗市集、亲子活动,成为“微度假、微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5. 演出与展会:文化消费拉动效应显著
大型演出和展会成为假期文化消费的重要载体。例如浙江衢州的“音乐节门票免费游”活动,持音乐节门票可免费游览14个核心景区,带动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64.11%,拉动文旅消费增长5700万元;全国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预计超百场,观众人数超200万人次,预计带动酒店旅游消费超20亿元,形成“3小时演出撬动72小时消费”的联动效应;中山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推出2个全新展览(《“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展览》《“孙中山的亲属与后裔”展览》),首次展出不少文物史料,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晋城的珏山景区“匠心守护”计划,邀请游客参与非遗文化互动,提升文化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