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嫁妆的时机与流程规范
传统习俗中,嫁妆一般在婚礼前一天上午或当天入家门之前送达男方家中(部分地区允许提前2天)。需注意:婚礼前一天男女两家大人不宜见面,因此送嫁妆时女方不宜派新娘的直系成年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相随,避免传统忌讳。
2. “押嫁妆”的传统要求
女方需派近亲男童(通常为新娘胞弟或近亲族弟)随同前往,负责手执陪嫁箱柜钥匙(部分地区简化为“随同见证”),寓意“守护新娘的财产”,此环节称为“押嫁妆”。
3. 物品与包装的吉利要求
禁送物品:忌送“床、锅、钟”三类物品。“床”谐音“沉”,寓意婚姻沉重;“锅”谐音“祸”,象征灾祸;“钟”谐音“终”,代表终结,均不吉利。
包装规范:所有陪嫁物品(包括衣物、家电、礼盒等)及送嫁妆的车辆、工具,均需用红绸布包裹或系带,象征喜庆与红红火火。
数量要求:陪嫁物品数量(如衣物套数、碗碟数量、红包个数)及送嫁妆的人员、车辆均需为双数(如2件、4件、6人),寓意“好事成双”。
4. 装箱与“压箱钱”的讲究
装箱时间:通常在婚礼前12天整理完毕,婚礼前一晚装入箱子,避免提前暴露。
装箱人员:优先由新娘的父母或长辈(如叔叔、婶婶、舅舅)负责装箱,寓意“长辈的祝福”。
压箱钱:箱底需放置压箱钱(金额多为偶数,如6666元、8888元),部分地区会在箱内放“柏树枝”“红喜字”,象征“百年好合”“平安顺遂”。
装箱技巧:尽量将箱子装满(避免空箱),寓意“生活圆满”;若物品较少,可添加衣物、床品等填充,忌留空隙。
5. 嫁妆的归属与法律提示
婚前赠与:若嫁妆(如存款、车辆、房产)在结婚登记前由女方父母赠与,且未明确约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则属于女方婚前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
婚后赠与:若嫁妆在结婚登记后赠与,未明确约定为女方个人的,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如婚后购买的家电、车辆);若明确约定“只赠给女方”,则仍为女方个人财产。
特殊物品:珠宝首饰(如龙凤镯、钻石项链)若为女方父母婚前购买并赠与,通常视为女方个人财产;若婚后购买且未约定,可能被视为共同财产(需结合购买凭证、赠与意图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