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其故乡(故里)的核心记载源于正史与长期历史认同,主要有以下关键信息:
1. 史籍记载的故乡: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
《三国志·赵云传》明确记载“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这是赵云故乡的权威史实依据。常山郡为汉代至三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其治所“真定”即为今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历代史料(如《资治通鉴》《三国演义》等)均延续这一说法,“常山赵子龙”的称号更成为赵云的标志性标签,广泛流传于民间与文化作品中。
2. 正定县的核心证据
正定县作为赵云故里的地位,有多重实物与文化遗存支撑:
赵云庙:始建于隋代,历经多次重修,是正定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保存有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立的“汉顺平侯赵云故里碑”(碑文清晰刻有“汉顺平侯赵讳云故里”),以及汉代石井圈、饮马槽等文物,均经国家级专家鉴定为真品。
城市印记:正定县的对外宣传始终以“三国子龙故里”为之一城市名片,城区内有子龙广场(高9.9米赵子龙塑像)、常山公园、子龙路等与赵云相关的公共设施,成为当地文化地标。
3. 临城县的争议背景
2009年,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因“赵云故里传说”入选河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启动“赵云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引发与正定县的“故里之争”。临城县的主要依据是:
民间传说:当地流传赵云为澄底村人的说法,且有“赵云墓”(位于澄底村西,封土高约10米,传说为赵云衣冠冢)。
石碑发现:2005年临城县出土“赵云故里碑”(清光绪戊戌年,1898年立),碑文为“汉顺平侯赵云故里”,但立碑者为正定镇总兵与盐运使(职务高于正定县立碑者),且碑刻时间晚于正定县的同类石碑。
需说明的是,临城县的主张主要基于民间传说与后期石碑,未被正史确认,其“故里”地位未得到史学界广泛认可。
综上,赵云的故乡为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这一结论基于正史记载、长期历史认同及丰富的实物证据,是学界与公众的普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