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核心框架:选定结婚日期(避开重大节假日或家族重要事件)、商议婚礼形式(中式/西式/户外/教堂等)、列出预算表(与双方家长确认开支分配,明确“自费+AA”范围)、草拟宴客名单(初步统计人数,为后续场地预订做准备)。
启动关键预订:挑选婚纱影楼/工作室(优先选择口碑好、档期匹配的商家,若需定制婚纱需提前36个月下单)、预定婚宴酒店(旺季需提前1218个月,确认桌数、菜单、酒水自带政策、场地布置权限等细节)、安排婚前体检(到指定医院进行,确保身体状况适合结婚)。
长期准备事项:开始装修布置新房(根据婚礼风格确定软装基调,如中式需红木家具、西式需简约白纱;注意通风散味,避免装修污染残留)、收集蜜月旅行资料(确定目的地、行程天数、预算,预订机票/酒店时可提前享受优惠)、准备新居家电家具(根据新房布局选购,优先配置婚床、沙发、冰箱、电视等必需品)。
婚前36个月:细节落地与物品采购
婚礼物品采购:逐步采购喜糖、喜烟、喜酒(白酒每桌1瓶、红酒每桌2瓶、饮料每桌2瓶,根据桌数计算总量;喜糖建议选经典组合如花生、瓜子、枣、桂圆,寓意“早生贵子”)、婚礼小物件(红包封、喜字、拉花、气球、请柬,其中请柬需提前12个月设计印刷,预留寄送时间)、新人及父母服装(新娘:婚纱、出门纱、敬酒服、晨袍;新郎:西装、衬衫、领带/领结、皮鞋;父母:根据婚礼风格选正式服装,如中式旗袍或西式礼服)。
珠宝首饰确认:挑选钻戒、对戒(建议新人一起到实体店试戴,确保尺寸合适;若选三金/五金,需提前了解金价走势,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特色婚礼配饰(如新娘头饰、新郎口袋巾,需与礼服风格协调)。
人员安排确认:确定伴郎伴娘人选(建议选未婚、靠谱的朋友,人数与新人同性别数量匹配,如1对新人配2伴郎+2伴娘)、联系司仪/摄影摄像团队(司仪需提前沟通婚礼风格、流程;摄影摄像需查看作品集,确认拍摄时长、精修张数)、预约化妆师(提前12个月试妆,确定妆容风格,如韩式裸妆、欧美浓妆,同时确认化妆时间、地点)。
婚前13个月:进度确认与流程细化
进度检查:检查婚纱照拍摄进度(若选定制婚纱照,需确认修图效果、取件时间)、确认婚宴酒店细节(再次核对菜单、座位卡、签到台布置,确保符合预期)、确认婚礼工作人员分工(与司仪、摄影摄像、化妆师、伴郎伴娘确认各自职责,如司仪负责流程把控、伴郎负责迎接宾客、伴娘负责保管物品)。
流程细化:设计婚礼流程表(包括迎亲时间、仪式开始时间、敬酒时间、送客时间,明确每个环节的关键节点,如“10:00迎亲队伍出发”“12:00仪式正式开始”)、确定婚礼音乐(仪式背景音乐如《婚礼进行曲》、敬酒背景音乐如《甜蜜蜜》,需提前交给司仪或音响师)、确认婚礼车辆安排(婚车数量根据迎亲队伍规模确定,如主婚车1辆+跟车35辆;提前预订婚车,避免旺季无车可用)。
物品补充采购:根据前期采购情况补充遗漏物品(如婚礼现场用的绢花花瓣、敬茶用的茶碗/跪垫、伴娘用的披肩/腰带,其中敬茶跪垫需选喜庆材质如红绸,体现仪式感)。
婚前12周:最后冲刺与应急准备
物品整理:将婚礼当天要穿的礼服、配饰整理好(如新娘的婚纱、婚鞋、首饰用防尘袋装好,放在衣柜显眼位置;新郎的西装、皮鞋、领带挂在衣柜里,避免褶皱)、检查新人及父母的服装(确认尺寸合适、无破损,如婚纱裙摆是否有脱线、西装纽扣是否松动,若有问题及时修改)。
流程确认:与所有工作人员最后确认细节(如司仪确认流程台词、摄影摄像确认拍摄点位、伴郎伴娘确认 *** 时间,确保每个环节无缝衔接)、确认婚宴安排(与酒店确认桌数、菜品、酒水,若有变动及时调整;确认签到台位置、座位卡摆放,确保宾客入场顺畅)。
应急准备:准备应急包(针线盒、别针、双面胶、创口贴、去污笔、吸管、发夹、镜子、小零食、大小红包,其中去污笔可用于处理婚纱上的污渍,吸管可避免弄坏唇妆)、准备两瓶假酒(用于敬酒环节,避免新人饮酒过量)、将贵重物品(如戒指、手机、钱包)交给可信赖的专人保管(如父母或伴郎伴娘)。
婚前1天:细节核对与状态调整
细节核对:与婚礼所有负责人沟通(如父母、伴郎伴娘、司仪、酒店经理,确认所有准备工作已完成,无遗漏)、最后试穿礼服(检查礼服合身度,如有需要可微调,如收紧腰围、更换鞋跟高度)、将婚礼物品分类打包(如新娘的物品装在一个行李箱,伴娘的物品装在另一个行李箱,避免混乱;标注清楚每个箱子的内容,如“新娘婚纱箱”“伴娘物品箱”)。
状态调整:吃一顿丰富早餐(补充能量,避免空腹引起不适)、早起梳整发型/化妆(提前适应婚礼当天的造型,如新娘的盘发、新郎的西装造型,若有需要可请化妆师)、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状态迎接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