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白九星(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是中国传统风水学中“玄空飞星”体系的核心,其运行以“洛书九宫”为基础框架,遵循“时空合一”的规律,通过“顺飞”“逆飞”两种方式动态分布于九宫之中,反映天地气场的流转与人事吉凶的关联。
一、运行的基础框架:洛书九宫
洛书九宫是将数字19排列成3×3方格的模型,对应后天八卦(坎北、坤西南、震东、巽东南、中中央、乾西北、兑西、艮东北、离南)与八个方位。其中,中宫(五)是九星运行的“中枢”,所有星的移动均以中宫为起点或终点,形成“九宫循环”的基础格局。
二、运行的核心轨迹:顺飞与逆飞
紫白九星的运行分为顺飞与逆飞两种模式,均由中宫向外扩散,再回归中宫,具体轨迹如下:
1. 顺飞轨迹:
顺飞是“顺时针”遵循数字顺序的飞行方式,路线为:中宫(五)→乾宫(六)→兑宫(七)→艮宫(八)→离宫(九)→坎宫(一)→坤宫(二)→震宫(三)→巽宫(四)→中宫(五)。这种轨迹对应“阳气上升、气场扩张”的状态,多用于“当运”或“顺时针”方向的星盘排布。
2. 逆飞轨迹:
逆飞是“逆时针”遵循数字逆序的飞行方式,路线为:中宫(五)→巽宫(四)→震宫(三)→坤宫(二)→坎宫(一)→离宫(九)→艮宫(八)→兑宫(七)→乾宫(六)→中宫(五)。这种轨迹对应“阴气收敛、气场收缩”的状态,多用于“失运”或“逆时针”方向的星盘排布。
三、运行的关键规则:元运与时空结合
紫白九星的运行并非静态,而是与元运(三元九运,每60年一个大元,每20年一个小元)紧密结合。不同元运的“当运星”(主宰该时期的星)会进入中宫,带动其他星按顺飞或逆飞轨迹运行:
上元(18641923年):一白水星入中宫,顺飞;
中元(19241983年):四绿木星入中宫,顺飞;
下元(19842043年):七赤金星入中宫,顺飞。
进入中宫的星称为“当令星”(旺气),其五行属性会影响整个星盘的气场。例如,下元七赤金星当令时,兑宫(金)、乾宫(金)为“旺地”,主事业、财运旺盛;而离宫(火)为“克金之地”,主口舌、是非。
四、运行的实际应用:星盘与吉凶判断
紫白九星的运行最终形成“飞星盘”,用于风水预测。排盘时,需先确定“坐山”(房屋朝向)与“朝向”的元龙阴阳(如子山为天元龙、属阳),再根据“阳顺阴逆”原则决定星的飞行方向:
若坐山元龙为阳(如寅、申、巳、亥及两侧的天元龙),则顺飞;
若坐山元龙为阴(如子、午、卯、酉及两侧的地元龙),则逆飞。
星盘中的星曜分布对应不同方位的吉凶:
吉星(一白、六白、八白、九紫)入中宫或旺地,主事业、财运、健康顺遂;
凶星(二黑、三碧、五黄、七赤)入中宫或衰地,主疾病、是非、破财。
紫白九星的运行是“时空能量”的具象化,通过“顺飞”“逆飞”与“元运”的结合,揭示了天地气场对人事的影响,为风水预测提供了核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