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彻底大扫除:初六清晨,全家参与清扫房屋,重点清理墙角、床底等积灰处,将正月里积攒的垃圾、破旧衣物、鞋子等“穷气”象征物集中收集。古时称清扫厕所为“挹肥”,象征清除污秽。
2. 焚烧或丢弃破旧物品:将破衣烂衫、垃圾等用破袋子或篮子装好,带到村外路口、河边或海边(部分地区),点火焚烧(北方常见)或倒入水中(南方常见)。焚烧时有的地方会念叨“穷鬼穷鬼,离我家去,带着旧物,永不复返”之类的送穷话语。
3. 特殊象征仪式:部分地区会准备特殊物品增强仪式感:
北方农村:在垃圾上放置剪纸(喜鹊、牡丹等吉祥图案),寓意镇住穷鬼防止返回;
江南地区: *** “送穷糕”(糯米、红枣、豆沙等原料),供奉神龛或门口后分食家人,说“吃了送穷糕,财运到我家”;
岭南渔村:将破旧渔网、坏船桨放在小船上,插香烛、水果,推入大海,寓意送穷鬼至深海永不归来;
中部地区:让小男孩拿小树枝“赶穷鬼”,边驱赶边喊“穷鬼快走,来”,随后烧掉树枝。
4. 儿童参与环节:有些地方会让12岁男孩(6的倍数,象征“六六顺”)打扮成“刘海”(穿红披绿、背5个纸剪小人)上街,谁抢到小人就意味着抢到财神,被抢者则扔掉穷鬼。
送穷鬼的故事传说
1. 颛顼之子“穷子”传说:上古帝王颛顼的儿子,身材矮小、羸弱,性格懒惰,不喜欢穿新衣服,即使给他新衣也会扯破或用火烧洞才肯穿,平时只穿破衣烂衫、喝稀饭。他死后,宫人将其埋葬时说“今天送穷子”,此后他被视为“穷鬼”的象征,人们认为其存在会带来贫穷,故在正月初六送他离开。
2. 姜子牙之妻“穷神”传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未得志时,妻子马氏嫌弃他贫穷,离他而去。后来姜子牙封神时,马氏前来讨封,姜子牙封她为“穷神”,并规定她只能去有福的地方。人们为了摆脱“穷神”带来的贫穷和晦气,便在正月初六送穷鬼,实则暗指送走像马氏这样的负面象征。
3. 智斗穷鬼的民间故事:某村庄一户人家总贫穷,正月初六前夕,主人梦见穿破衣服的小鬼自称“穷鬼”,说要缠着他们家。主人醒来后,将家里打扫干净,门口摆上丰盛食物和破旧衣物。穷鬼出现后,主人说:“你若要留下,就得穿这些破衣服、吃这些简单食物。”穷鬼嫌弃地转身跑了,从此这家人逐渐富裕。这个传说传达了用智慧摆脱贫穷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