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假的启动时间无全国统一规定,主要由各地区、行业及用人单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工作性质、生产计划等因素自行确定,核心目的是保障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的健康与安全。
1. 地区差异:南方早于北方,炎热地区更早
南方高温天气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大,高温假通常6月下旬至7月初开始(如重庆、武汉等“火炉城市”);北方地区因气候相对凉爽,高温假多在7月中旬至8月初启动。例如,地处重庆的赛力斯汽车工厂,每年8月前后会固定安排约10天的高温假,以避开极端高温时段。
2. 行业差异:户外作业行业更早,室内行业较晚
户外作业或高温环境下的行业(如建筑、汽车制造、物流、电力等),为防范中暑等职业风险,高温假启动时间更早,且多根据实时气温调整。例如,建筑工地通常在连续多日更高气温达37℃以上时,立即安排停工避暑;汽车制造企业(如问界汽车、长城汽车)则会在8月前后,利用生产淡季安排10天左右的高温假,用于设备检修与员工休整。而室内办公的企业(如多数互联网公司、行政单位),高温假可能推迟至7月下旬至8月中旬,或通过“换班轮休”“缩短连续作业时间”等方式替代。
3. 企业自主安排: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调整
多数企业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节奏,在79月之间选择合适时间段安排高温假(普遍为315天)。例如,部分企业会将高温假与暑假重叠,方便员工照顾家庭;部分企业则会分批次安排(如研发部门先休、生产部门后休),确保生产不受太大影响。企业需遵守《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等规定,在高温天气(日更高气温≥35℃)下采取缩短作业时间、增加休息时间、发放高温津贴等措施,若气温达到40℃以上,需停止室外露天作业。
需注意的是,高温假的具体时间需以所在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通知或当地部门发布的防暑降温通知为准,劳动者可提前关注相关信息,做好工作与生活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