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财神是财神体系中的核心,被奉为“正统财神之首”,主要掌管世间财源与公平交易,深受民众尊崇。
1. 赵公明(玄坛真君、赵公元帅):道教尊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是武财神的代表。形象为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持钢鞭或元宝、身跨黑虎,威风凛凛。起源可追溯至《搜神记》中的瘟神、鬼将,后经《封神演义》被姜子牙封为玄坛真君,统领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位部下,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其职能涵盖主管世间财源、保佑经商与金融行业,以及维护公平交易,是最广为人知、影响力更大的财神。
2. 比干(文曲星、子干):文财神的重要代表,形象为文官打扮、面容慈祥或严肃、手持玉如意或元宝。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因强谏被剖心而死,因“无心”被认为处事公正、不偏不倚,象征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常被奉为文职、公务员或讲究诚信商道的商人所供奉。
3. 范蠡(陶朱公、商圣):文财神的典范,形象为智者或富家翁、常与聚宝盆、元宝相伴。春秋时期越国政治家、军事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急流勇退,化名“陶朱公”经商,三次聚财巨万又三次散尽家财济贫,被后世尊为“商圣”。象征智慧经营、生财有道、乐善好施,深受商界推崇。
4. 关羽(关圣帝君、关公):武财神的重要代表,形象为红面美髯、手持青龙偃月刀或《春秋》、威风凛凛。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后世不断神化,成为全能神祇(武圣、战神、保护神等)。商贾看重其“忠义诚信”,将其奉为财神,尤其在中国南方、东南亚华人社区及明清晋商中信仰极盛。
二、偏财神(辅助财神)
偏财神是相对于正财神的辅助财神,主要掌管特定方向或领域的财源,多为民间信仰中的重要角色。
1. 五路财神(小五路/大五路):
小五路财神:以赵公明为中心,加上其四位部将(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合称“小五路财神”,掌管东西南北中五方财源,寓意“财通四方”。常在年初五“迎财神”时祭祀,祈求全面聚财。
大五路财神:分为中路(王亥)、东路(比干)、西路(关羽)、南路(柴荣)、北路(赵公明),涵盖主要方位与核心财神,是民间对“五路财神”的扩展。
2. 五显财神:又称“五显神”“五圣”,是地方性偏财神,传说为兄弟五人(显聪、显明、显正、显直、显德),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信仰在江西婺源等地区尤为盛行,至今仍有祭祀活动。
3. 利市仙官(姚少司):赵公明的部下之一,小财神的代表,形象多为童子或年轻官员,手持算盘、账簿或“利市”令牌。专管“利市”(买卖的利润、好运与吉利),常在年画中与其他财神一起出现,或在商铺单独张贴,保佑生意兴隆、交易顺利。
三、准财神(非正式但受尊崇的财神)
准财神是未得正式财神封号,但因能为人们带来财运、承担部分财神职责的神祇,深受民间喜爱。
1. 刘海蟾(刘海、海蟾明悟弘道真君):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形象为仙童坐骑金蟾、手持钱串,传说“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象征财富源源不断。因“蟾”被视为招财灵物,民间将其视为“准财神”,祈求招财进宝。
四、其他重要财神
1. 李诡祖(增福相公、财帛星君):文财神,北魏孝文帝时任曲梁县令,清廉爱民,去世后被立祠祭祀。传说为太白金星下凡,属金神,后唐明宗赐封“神君增福相公”,元世祖赐封“福善平施公”。形象为文雅非凡、锦衣玉带,一手执如意、一手执元宝,常与“福”“禄”“寿”三星并列,是民间更受欢迎的财神之一。
2. 子贡(端木赐、儒商鼻祖):文财神,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善于经商,往来于曹、鲁两国累积财富,经商讲究诚信,留下“端木遗风”的佳话。象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儒商精神的代表,被民间奉为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