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当天,“盆”(又称“喜盆”“聚宝盆”)是重要的嫁妆或仪式用具,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具体摆放物品略有差异,但核心寓意均围绕“富贵、吉祥、早生贵子、生活美满”展开,常见物品如下:
1. 基础吉祥物品(多数地区通用)
金银类:元宝(象征富贵)、(寓意财源滚滚),部分地区会放“金元宝”造型的巧克力或糖果,兼顾传统与趣味。
干果类:红枣(寓意“早生贵子”)、花生(寓意“花着生”,即儿女双全)、桂圆(寓意“团圆美满”)、莲子(寓意“连生贵子”),合称“早生贵子”四宝,是喜盆的“标配”。
生活用品:梳子(象征“梳理生活”、夫妻恩爱)、镜子(寓意“心如明镜”、生活圆满,部分地区需扣放,避免“照散福气”)、红手绢(用于“换喜”,新娘将手绢送给端盆人,传递福气)。
食品类:苹果(寓意“平安吉祥”)、糖(寓意“生活甜蜜”)、点心(部分地区放“喜饼”,象征“分享喜悦”)。
其他:五谷杂粮(如大米、小米、豆子,象征“丰收富足”)、红腰带(寓意“拴住福气”、夫妻同心)、红丝带(绑嫁妆,象征“红红火火”)。
2. 地域特色物品
东北地区:部分地区会在喜盆中放“宽心面”(女方 *** ,用红绳绑但不系扣,象征“宽心顺遂”)、龙凤红筷子(两双,绑在一起,寓意“成双成对”)、面鱼(手工蒸制,象征“年年有余”)。
部分地区:会在盆中放“手帕”(用于“换喜”,新娘将手帕送给端盆人,寓意“传递福气”)、“坐福”物品(如小坐垫,象征“坐享福气”)。
注意事项
喜盆内的物品多为双数(如两双筷子、两个碗),寓意“好事成双”。
部分地区要求“生不带芽”(如花生、红枣需完整,不发芽),象征“新生”与“圆满”。
婚礼前,新娘妈妈通常会在盆中押钱(金额由家庭经济条件决定),婆婆接过盆后会压双倍钱,寓意“婆媳同心”“富贵加倍”。
结婚当天谁先坐床
“坐床”(又称“坐帐”“坐福”“坐富贵”)是传统婚礼中洞房仪式的重要环节,先坐床的顺序因地域、习俗及家庭传统而异,主要情况如下:
1. 传统习俗中的主流顺序
新郎新娘共同坐床:多数地区认为,新郎新娘需并坐床沿(男左女右,以床的中线为界),象征“夫妻一体”“共享福气”。部分地区有“抢床”习俗(如土家“抢床”),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互相抢坐,传说谁先坐定,谁先当家,但最终需双方妥协,寓意“相互包容”。
先拜堂后坐床:传统婚礼流程中,新人需先完成“拜天地”“拜公婆”“夫妻交拜”等仪式,再由“福寿双全”的夫妇(如爷爷奶奶、父母)持凤烛引至洞房,并坐床沿,开始“坐床”仪式(如撒帐、铺床)。
2. 地域特色顺序
土家地区:新郎新娘拜堂后,并排进入洞房,园亲婆婆(负责婚礼仪式的长辈)关上房门,新人“抢坐”于床上,以床的中线为界,超过界限的一方会被挤出,传说谁先坐定,谁先当家。抢床结束后,亲友会蜂拥而入“抢床”,寓意“抢床抢床,长发其祥”,之一个抢坐的人为“得头福”。
部分地区:有“新郎先坐”的说法,认为新郎需先坐床“镇床”(象征“守住家业”),新娘再入座,寓意“男主外、女主内”。但这种说法逐渐淡化,更多强调“夫妻平等”。
3. 现代简化趋势
随着时代发展,许多年轻人不再严格遵循传统顺序,更注重“个人意愿”与“情感表达”。部分地区简化为“新人一起坐床”,省略“抢床”“镇床”等环节,强调“共同面对未来”的寓意。
注意事项
忌讳人群:部分地区认为孕妇、寡妇、属相相冲的人不宜坐婚床(如孕妇“喜冲喜”、寡妇“不吉利”、属相相冲“影响运势”),但这种说法已逐渐淡化。
坐床时间:传统习俗中,新人需当日坐床(如拜堂后立即入座),部分地区要求“三日床”(新娘婚后三日内不能下床,寓意“安稳”),但现代多简化为“婚礼当晚坐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