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结婚习俗是怎样的

admin

泗县地处皖北,结婚习俗融合传统与地域特色,涵盖婚前准备、迎亲嫁娶、婚后仪式等环节,既保留古风,也随时代调整。

一、婚前准备:过红(订婚)与礼数协商

婚前核心是“过红”(又称“过庚”“订婚”),是双方确定婚姻关系的关键仪式。男方需准备:①三金(订婚戒指、项链、手链);②四小件(鸡、肉、果、酒);③喜糖及给丈母娘的见面礼(金额视经济情况而定)。女方则准备红色皮箱(用于陪嫁衣物),部分女方家庭会提出额外要求(如礼金、首饰),需通过媒人协商确定。

泗县结婚习俗是怎样的

二、婚礼前一天:下礼与催妆

婚礼头一天,男方需到女方家“下礼”,携带物品包括:①公鸡母鸡各一只(象征吉祥);②糕点(次日新娘上车前踩用,寓意“步步高升”);③女方要求的其他物品(如烟酒、糖果,需提前协商)。男方会邀请唢呐班吹奏,热闹氛围,吸引村民围观。

当晚,男方家会找未婚、健康的兄弟(年龄越小越好)到新房“滚床”(睡一夜),新郎需给红包,寓意“早生贵子、健康美满”。

三、婚礼当日:迎亲与入门仪式

1. 迎亲与上车礼

新郎带领迎亲队伍(含媒人、亲友)前往女方家,新娘需空腹。上车前1小时,新娘吃母亲煮的鸡蛋面(寓意“圆满”),并与家人合影留念。伴娘需24人(必须成双,且未婚)。

女方家会向男方要“上车礼”(纯属娱乐,不能漫天要价),父母将准备好的小鱼在新娘头上绕三圈(寓意“富贵有余”),后由新娘兄弟或亲戚抱起新娘(无亲兄弟可由表兄弟代替),脚不能沾地(避免带走娘家财气)。新郎方一人打红伞(遮挡晦气),一人抱母鸡(象征“吉祥”),新娘踩着糕点上车。

2. 陪嫁与送嫁

新娘的嫁妆由兄弟搬运至婚车,上车时,新娘兄弟会向男方领媒“敲”红包(男方提前准备,金额不等)。新娘出门时,需穿兄弟或父亲的旧鞋子(避免带走娘家尘土),到婚车前换新鞋。新娘的哥哥或弟弟需“送嫁”(步行或驾车跟随),婚车启动后会加速甩掉送嫁队伍,送嫁人返回女方家。

3. 到婆家与新郎家仪式

新娘到新郎家后,需打红伞(遮挡风雨与晦气),新郎可选择抱新娘下车或夫妻相携走进家门(寓意“相携到老”)。进门后,新娘向公婆鞠躬行礼,但不能开口说话,需由婆婆喂“开口汤”(如甜汤或鸡蛋汤),之后新娘方可开口叫“爸爸、妈妈”(寓意“开口纳福”)。

四、婚礼仪式:拜堂、闹洞房与回门

1. 拜堂与喜宴

拜堂通常按“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的顺序进行,部分地区保留“交拜天地”环节。拜堂后,新人需向亲朋敬酒,新郎倒酒,新娘敬酒(每人两杯),席间亲友可能要求新娘点烟(不能拒绝),喝酒可婉拒(媒人需帮忙挡酒)。喜宴一般1天内办结,菜品以鸡鱼肉蛋为主,避免铺张浪费(如今提倡简约)。

2. 闹洞房

晚上闹洞房是婚礼 *** ,花样繁多,如“咬苹果”(用线拴着苹果,新人共咬,常故意提苹果逗乐)、“玩游戏”(如“夫妻同心”“模仿动作”)。闹喜需适度,新人需配合,不能翻脸。

3. 送油与传统习俗

婚后第二天,女方长辈(如舅舅、姑姑)带小辈(如新娘弟弟)到男方家“送油”,实则是交代新娘生活事宜(如“女儿进了家门,麻烦你们照顾了”),男方父母也会客气回应。女方长辈会带个小包袱(内装忘记带的衣服或饰品),象征“弥补遗漏”。

五、婚后新风尚:从传统到文明

近年来,泗县婚俗逐渐向文明、简约转变。2025年“520”“521”登记高峰期间,泗县民政局推出“颁证+课堂”模式:新人在国徽下庄严宣誓(自主选择单独或集体颁证),并参加“婚姻课堂”(专家讲解婆媳相处、情绪管理、育儿观念等),引导新人树立“婚姻始于爱,彩礼归于礼”的理念。提倡“ *** 高额彩礼”(低彩礼一般不超过6万元)、“婚事简办”(不租豪华车、喜宴不超过15桌、随礼不超过200元),推动移风易俗。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