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日的由来 什么是爱眼日

admin

1992年9月25日,天津医科大学眼科教授王延华与流行病学教授耿贯一,基于当时中国眼病高发(如约500万盲人、600万低视力者、1000万儿童患斜视弱视,且75%的眼病可通过预防避免)、公众眼健康意识薄弱及眼镜市场不规范等现状,首次向全国倡议设立“爱眼日”,旨在推动眼病防治与科学用眼知识普及。倡议得到眼科学界及相关部门响应,初步确定每年5月5日为“全国爱眼日”。

1993年至1995年,天津、北京、上海等多地相继开展“5·5爱眼日”宣传活动,如义诊、科普讲座等,逐渐形成群众 *** 眼氛围。1995年,全国人大代表杨竞衡、赵克正等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倡议建立全国爱眼日”的建议,推动国家层面重视。1996年1月,原卫生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国残联等12个部委联合印发《卫医发。

二、什么是爱眼日

爱眼日的由来 什么是爱眼日

全国爱眼日(Sight Day)是中国针对眼健康设立的国家级宣传日,时间为每年6月6日,始于1996年。其核心目标是普及科学用眼知识、提升公众眼健康意识、推动眼科医疗事业发展,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群体)、老年人(白内障、眼底病等老年眼病高发群体)及全生命周期眼健康。

设立以来,爱眼日的主题随社会需求变化调整:早期聚焦“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老年人眼保健”“预防眼外伤”;2010年后,随着近视率上升(2023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2.7%),主题转向“呵护眼睛,从小做起”“‘目’浴阳光,预防近视”;2020年以来,强调“关注普遍的眼健康”,覆盖全年龄段、全生命周期(如糖尿病致盲、青光眼、角膜盲等),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之一责任人”的理念。

爱眼日的设立,是中国应对眼健康挑战的重要举措,通过宣传教育、义诊筛查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公众对眼病的认知(如近视防控、白内障复明),推动了眼科医疗资源的普及与服务能力的提升。

你可能想看: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