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风俗有关的小故事

admin

远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炙烤大地。英雄后羿射下九日,救民于水火。后羿从西王母处得不死药,交由妻子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心怀不轨,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药。嫦娥无奈吞下灵药,飞向月宫。后羿归家不见爱妻,悲痛中摆香案对月祭拜。百姓感其情,亦于八月十五月下设供,祈求团圆与平安,遂成中秋拜月之俗。

吴刚伐桂

传说吴刚学仙犯戒,被罚至月宫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此树高达五百丈,随砍随合,永无完工之日。古籍《酉阳杂俎》记“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故人间以“伐桂”寓“长久不息”。中秋夜,仰望明月,常以“桂影婆娑”联想吴刚劳作,寄托对恒久与守护的想象。

节日风俗有关的小故事

玉兔捣药

月宫中有玉兔,常以玉杵捣制“蛤蟆丸”,传说服之可长生。其形象最早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盘。”后世又衍为配药救世、守护安康的象征。中秋画中,玉兔与嫦娥、桂树相伴,成为温柔而坚韧的“守护者”意象,承载人们对家人无病无灾的祝愿。

六月六晒衣节

农历六月初六,桂北龙胜红瑶有“晒衣节”。相传一李姓人家生子为“龙”,母将“龙尾”晒干珍藏,待小龙生辰(六月初六)取出晾晒,遂有“晒龙袍”之说;又有乾隆下江南遇雨晾衣的民间版本。大瑶山高寒湿重,此日家家户户晾晒衣物、被褥与刺绣,既去霉味,亦示炫耀家底。如今节庆还融入长发梳妆、山歌对唱等元素,成为高山梯田间的独特风景。

端午五毒饼与七彩粽

老北京端午有吃“五毒饼”的习俗:饼皮印有蛇、蝎、蜈蚣、蟾蜍、壁虎之形,内里却是枣泥、豆沙、玫瑰等甜馅,寓意以“五毒”之形,祈驱邪避疫、强身康健。而在云南文山壮族村寨,端午则包七彩粽——以天然植物染料将糯米染成红、黄、蓝、紫等色,象征五谷丰登;还会将鸡蛋染成玫红,挂于门头或赠予孩童,寄愿平安吉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