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菜与清明草本质上是同一种植物,均为菊科鼠麴草属(或鼠曲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为鼠麴草(拉丁学名:Gnaphalium affine D.Don 或 Pseudognaphalium affine (D. Don) Anderberg)。其别名众多,包括佛耳草、鼠耳草、棉曲草、菠菠草、软雀草、田艾、追骨风等,是民间对同一植物的不同俗称。
形态特征
清明草(鼠麴草)的形态具有鲜明的辨识度:植株矮小,茎直立或基部分枝,密被白色绵毛;叶片互生,呈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两面均覆盖白色绵毛,形似鼠耳;头状花序多数,生于枝顶,呈伞房状排列,花黄色或淡黄色,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状圆柱形,长约0.5毫米。
生长习性与分布
清明草喜温性湿润环境,多生于低海拔的湿润山坡草地、田埂、溪沟岸边、路旁、林缘或疏林下,适应性强,常成优势群落分布。其分布范围广泛,涵盖中国(台湾、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及印度等地。
主要价值
1. 食用价值:清明草是春季传统时令食材,嫩茎叶可采摘后焯水去除苦涩味,与糯米粉、大米粉混合揉成面团,包入豆沙、芝麻、桂花糖等甜馅,或腊肉、冬笋、香菇等咸馅,制成清明果(青团、菠菠粿、清明粑等)。其口感软糯清香,是清明节期间的特色食品,承载着浓厚的民俗记忆。
2. 药用价值:清明草味甘、性平,归肺经,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喘、风湿痹痛等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含有的黄酮类(如芦丁、槲皮素)、挥发油、胡萝卜素等成分,还具有扩张局部血管、降血压、抗菌消炎、镇痛等作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溃疡病等有一定辅助疗效。
3. 经济价值:清明草全草可提取芳香油,用于 *** 香料或化妆品;其茎叶也是良等牧草,适合放牧利用,食草动物全年均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