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什么节令食物

admin

粽子是端午节更具代表性的食物,全国普遍食用。其起源与纪念屈原有关,包裹糯米和各种馅料,用粽叶(芦苇叶、竹叶等)捆扎蒸煮而成。口味分为甜、咸两类:甜粽常见豆沙、蜜枣、红豆、榴莲等馅料,口感软糯香甜;咸粽则以鲜肉、腊肠、咸蛋黄、辣条、螺蛳粉等为馅,风味浓郁。不同地域还有特色品种,如嘉兴肉粽、广东裹蒸粽、闽南烧肉粽等。

2. 五黄/五红:江南与各地的特色组合

五黄(江南传统):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黄酒(或雄黄酒)。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黄鱼此时正值产卵期,肉质细嫩;黄瓜清脆爽口;咸蛋黄咸香沙软;黄酒(或雄黄酒)则有解毒杀菌的寓意(雄黄酒现多外用或用普通黄酒代替)。

端午节吃什么节令食物

五红(部分地区流行):包括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红色象征驱邪避暑,这些食物多为当季新鲜食材,寓意夏日安康。

3. 茶蛋/大蒜蛋:驱邪保平安的风俗食物

茶蛋:江西、福建等地端午节必吃,将鸡蛋、鸭蛋等煮熟后浸入茶汤(加茶叶、八角、桂皮等香料),蛋壳染成红色,用网袋挂在孩子脖子上,寓意逢凶化吉。

大蒜蛋:河南、浙江等农村的传统吃法,将大蒜与鸡蛋同煮(有时加艾叶),早餐食用,认为可避“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蟾蜍),有益健康。

4. 面扇子:甘肃民勤的扇形面食

甘肃民勤一带端午节蒸制“面扇子”,用发面蒸成扇形(通常5层),每层撒熟胡椒粉,表面捏成花纹并染色,造型美观。这种食俗源于古代制扇、赠扇的风俗,象征驱邪避暑。

5. 打糕:吉林延边的朝鲜族特色

延边朝鲜族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将艾蒿与糯米饭放入独木槽,用长柄木槌反复捶打制成。打糕清香软糯,带有艾蒿的特殊香气,是朝鲜族同胞庆祝节日的重要食物。

6. 煎堆/薄饼:地域特色小吃

煎堆:福建晋江地区的“补天”食物,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调成糊状,煎成大片,传说古时闽南雨季“天公穿洞”,吃煎堆可“补天”止雨。

薄饼:浙江温州的节令美食,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铁锅上烤成薄如绢帛的饼,卷入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等馅料,口感丰富,寓意包容多样。

7. 甜醅子:甘肃兰州的古时“粽子替身”

兰州及周边地区的特色发酵食品,用莜麦煮熟后拌酒曲发酵而成,酸甜可口,带有淡淡酒香。古代因粽叶稀缺,甜醅子成为端午节的替代食品,象征农耕丰收与驱邪纳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天海易学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