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弱(辨色力弱)与色盲(部分或完全丧失辨色能力)是常见的色觉障碍,主要通过色觉检查图进行初步筛查。这些测试图以颜色对比、数字/图案隐藏为核心设计,通过受试者对图案的识别能力判断色觉状况。以下是常见的测试图类型、使用 *** 及注意事项:
一、常见色弱/色盲测试图类型
1. 石原氏(Ishihara)测试图:最经典、应用最广泛的色盲测试工具,由日本眼科医生石原忍设计。测试图由彩色圆点组成,圆点颜色以红、绿、蓝为主,背景与隐藏的数字/图形(如“2”“7”“68”)形成对比。正常人可快速识别隐藏图案,红绿色盲/弱者可能无法识别或看到扭曲的图案。
2. 假同色图(pseudoisochromatic plates):通过色调相近但亮度不同的颜色组成图案(如将红色与绿色以相似亮度混合),正常人能通过亮度差异辨认图案,色盲/弱者因无法区分色调而难以识别。常见于体检、入职体检等场景。
3. FarnsworthMunsell(FMT)色盘测试:分为FMT100(100个色盘)和FMT240(240个色盘),要求受试者按颜色渐变顺序排列色盘。通过色盘的排列顺序评估对颜色的细微辨别能力,适用于职业体检(如飞行员、设计师)或精细色觉缺陷检测。
4. 数字/图案识别测试图:以数字、字母或简单图案(如动物、几何图形)为核心,隐藏在彩色背景中。例如,经典“牛”图案测试中,正常人看到“牛”,色盲/弱者可能看到“鹿”;数字测试中,正常人能识别“29”,色盲/弱者可能看到“7”或无法识别。
二、测试图使用步骤及准确性
1. 环境要求:需在明亮、均匀的自然光或白炽灯下进行,避免强光直射或阴暗环境,以免影响颜色辨识。
2. 距离与时间:受试者双眼与测试图保持6080cm距离(可根据身高调整,但不超过50100cm);识别时间一般不超过10秒, *** 盲可延长至15秒,儿童可适当缩短。
3. 测试流程:先使用“示教图”(如简单的红绿色块)讲解正确读法,再用测试图进行正式检测。成人优先选择数字组,儿童选择动物组,特殊职业(如特种兵)需用复杂数字组或多组测试。
4. 结果解读:若受试者无法识别正常人能看到的数字/图案,或识别时间过长、结果模糊,可能提示色弱或色盲。但测试图仅为初步筛查工具,无法替代专业眼科检查(如色光镜、颜色混合器检查)。
三、注意事项
1. 测试局限性:色盲测试图的准确性受光线、距离、受试者视力(如近视、远视)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假阳性(正常人误判为色弱)或假阴性(色盲者未被检出)。若测试结果异常,需及时到眼科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2. 专业检测必要性:若怀疑存在色觉障碍,应前往正规医院眼科就诊。专业检查不仅能确诊色盲/弱类型(如红色盲、绿色弱),还能评估其对生活、工作的影响(如驾驶、绘画)。
3. 辅助工具使用:目前市场上有“色盲色弱检查图”APP(如“色盲色弱检查图app”“我是色盲”),可模拟专业测试流程,提供初步结果。但APP检测结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通过以上测试图及 *** ,可初步判断自身色觉状况。若发现异常,建议及时就医,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如使用色盲眼镜、调整职业规划),减少色觉障碍对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