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测病是传统易学文化中用于辅助判断健康状况的 *** ,基于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理论,通过卦象、爻象的变化解读身体状况。其核心逻辑是将人体部位、疾病类型与卦象元素(爻位、五行、六神等)对应,结合用神(代表患者)、官鬼(代表疾病)、子孙(代表医药)等关键指标综合分析。
一、六爻测病的前提:正确起卦
起卦是六爻预测的基础,需遵循“心诚则灵”的原则,常用 *** 有以下几种:
1. 铜钱起卦法:取三枚相同铜钱(如乾隆通宝),洗净双手,平心静气默念要问的疾病问题(如“我最近头痛的原因及何时好转”),将铜钱合于掌心摇晃后抛洒在平整桌面,记录正反情况(正面为“阳”、反面为“阴”)。重复六次,自下而上排列得到六爻卦象(如“䷀”代表乾卦)。
2. 数字起卦法:用当前时间的年、月、日、时数字(如2025年9月12日15时,对应数字2025、9、12、15),通过特定算法(如年+月=上卦,年+月+日=下卦,年+月+日+时=动爻数)得到卦象及变爻。
无论哪种 *** ,起卦时需保持环境安静、意念集中,避免外界干扰。
二、六爻测病的核心:确定用神与关键指标
用神是代表患者的爻象,不同场景下取用神不同:
自测疾病:以世爻(代表自己)为用神,世爻的状态直接反映自身健康(如世爻旺相则身体基础好,世爻休囚则身体虚弱)。
代测他人疾病:按六亲关系取用神(如测父母疾病用父母爻,测子女疾病用子孙爻,测丈夫疾病用官鬼爻,测妻子疾病用妻财爻)。
关键指标解析:
1. 官鬼爻:是疾病的“信号灯”,代表病因与病情轻重。
旺相(得日月生扶、多爻帮扶):病情重;
休囚(被日月克泄、无帮扶):病情轻;
发动(爻位变化):疾病有变化(如加重或显现);
五行属性对应疾病类型(火→心脏/炎症,水→肾/泌尿系统,金→肺/呼吸道,木→肝胆/神经,土→脾胃/消化)。
2. 子孙爻:代表医药与治疗效果。
旺相、不被刑冲克害:医药有效,病情易愈;
休囚、被克泄:医药无效,需换医生或药方;
化进神(如子孙爻从初爻动主爻):增加药量或换更好药物;
化退神(如子孙爻从四爻动主爻):药效减弱。
3. 妻财爻:代表饮食与生活习惯。
不上卦或旬空:食欲减退、不思饮食;
动主爻:上吐(上卦动)或下泻(下卦动),上下俱动则上吐下泻;
被克泄:饮食失调,影响康复。
4. 原神与忌神:
原神(生用神的爻,如父母爻是子孙爻的原神):旺相发动则助力用神,病情好转;
忌神(克用神的爻,如兄弟爻是子孙爻的忌神):发动则阻碍康复,病情加重。
三、六爻测病的细节:从卦象看病情
1. 爻位对应身体部位:
初爻→足部/脚趾;二爻→小腿/膝盖//生殖器(男);三爻→腰部/腹部/肚脐/臀部/生殖器(女);四爻→胸部//心口;五爻→五官/脖子/臂/胸/背/手;六爻→头/头发/脸/面/两鬓。
官鬼爻冲克哪个爻位,相应部位可能患病(如官鬼爻冲克三爻→腰部或腹部有疾)。
2. 五行对应疾病类型:
官鬼爻属火→心脏、血液、炎症(如心火旺盛、发烧);
属水→肾、泌尿系统、血液(如肾炎、水肿);
属金→肺、呼吸道、骨骼(如咳嗽、骨折);
属木→肝胆、神经(如肝炎、神经衰弱);
属土→脾胃、消化系统(如胃痛、消化不良)。
3. 六神辅助判断:
官鬼爻临青龙→与饮食、情欲有关(如饮酒过量导致的胃痛、纵欲过度导致的乏力);
临朱雀→炎症、口舌、眼耳(如口腔溃疡、眼疾、咽喉肿痛);
临勾陈→肿胀、传染性疾病(如胃肠胀气、肝炎);
临螣蛇→肠道、输卵管、支气管、精神疾病(如肠炎、失眠、精神恍惚);
临白虎→血液、外伤(如开刀、跌打损伤、血崩);
临玄武→肾、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如男科病、妇科炎症)。
四、六爻测病的判断逻辑:综合分析
1. 用神旺衰:用神旺相(得生扶)则病情较轻,易康复;用神休囚(被克泄)则病情较重,需警惕。
2. 官鬼爻状态:官鬼爻旺相、发动则病情重或有变化;官鬼爻休囚、安静则病情稳定。
3. 医药与饮食:子孙爻旺相则医药有效;妻财爻正常则饮食无碍,妻财爻异常则需调整饮食。
4. 五行生克:原神生用神→病情好转;忌神克用神→病情加重。
五、六爻测病的注意事项
1. 不能替代医学诊断:六爻测病是传统经验的,无法替代现代医学的科学检测(如CT、血常规)。若卦象显示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 保持平和心态:起卦与解卦时需冷静,避免情绪波动影响意念集中(如过度担心病情可能导致卦象解读偏差)。
3. 结合实际情况:卦象结果是可能性,需结合生活实际(如近期是否熬夜、饮食不规律)综合判断(如卦象显示肺部问题,但近期无吸烟史且生活规律,可能只是轻微炎症)。